江岸区“百人百年 红色足迹”巡回展第四期来啦!

2021-08-24 15:48   大江金岸微信公众号  

前言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

江岸区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城区,革命历史悠久。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一系列重大事件在江岸发生,一大批历史人物在江岸留下印迹。1927年,中共中央多个机关迁驻江岸,中华全国总工会暨湖北省总工会亦设在江岸。1937年,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新四军军部等在江岸相继建立;江岸地区两度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工作的重地,许多重大决定在这里作出,许多重要文献在这里诞生。本次展览选取在江岸区学习、生活、战斗过的100名党和国家领导人、革命先烈、优秀中国共产党员和国际友人,进行宣传展示。他们的革命业绩和崇高精神,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也为武汉和江岸的历史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早期党组织创始人

31 秦邦宪

秦邦宪(1907—1946),又名博古,江苏无锡人,1925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秦邦宪受中共中央委派参与国共合作的谈判工作,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最终形成以及南方红军游击队的改编工作做出了贡献。中共中央长江局成立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组织部长,参与领导了武汉会战期间的抗日宣传,并主持创办了《新华日报》,在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2 陆定一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5月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团中央候补委员,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在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即将叛变革命的危急关头,陆定一根据任弼时同志主持召开的团中央紧急会议精神,参与起草了团中央《致党中央政治意见书》,请求党迅速行动起来,组织武装,开展对国民党右派的坚决斗争。随后,陆定一以共青团代表身份参加了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八七会议。这期间,他以犀利的文笔撰写了大量文章,鞭挞黑暗势力,鼓舞青年投身革命。

33 曾山

曾山(1899—1972),原名曾如柏,又名修生、宪朴、曾珊、唐古。乳名洛生,书名宪璞,字玉成,号如柏,化名唐沽。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镇锦源村人。工人出身,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后长期在中央苏区战斗。

第二次国共合作后,曾山协助项英改编南方红军游击队组成新四军。1937年12月28日曾山率30余名干部离开延安,取道西安前往武汉。到武汉后,周恩来亲自安排了曾山等人的食宿。中共中央长江局的领导还向曾山等介绍了南方各游击区基本情况,组织曾山等讨论研究如何整编、集中红军游击队,如何在国民党统治区建立和恢复党组织,坚持抗日斗争,建立敌后根据地等等间题,并要求大家做好长期坚持敌后斗争的思想准备。其后,曾山协助叶挺、项英等,迅即投入了新四军部队编组和东南分局筹建工作。1938年1月4日,曾山随项英由汉口赴南昌。其后,曾山在新成立的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

34 包惠僧

包惠僧(1894—1979),别名鲍一德、包生,号栖梧老人,湖北黄冈人,参加中共一大。1921年10月,包惠僧任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书记,同时兼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同年12月武汉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兼任书记。主要致力于工人运动。1923年10月,再次奉调武汉任中共武汉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翌年春,武汉区委撤销,改任中共汉口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并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4年5月因中共汉口地委机关被破坏,奉调广州,在国民革命军中担任党代表、政治部主任等职务。1926年9月到武汉,历任武汉新闻检查委员会主席、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筹备主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四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军队高级将领

35 贺龙

贺龙(1896—1969),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6月26日,贺龙率独立第十五师官兵从河南来到武汉,师部驻扎在汉口模范区(现江岸区铭新街一带)。面对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马日事变后的严峻局势,贺龙旗帜鲜明地表示坚决跟着共产党走。党中央派周恩来看望贺龙,贺龙向党表示了要加入组织的决心。在党的领导下,贺龙在已扩编为国民军第二十军的部队中,充实了共产党员和工农骨干,清除了国民党右派。尔后,以“东征讨蒋"的名义,率二十军离开武汉取道九江赴南昌,参加了伟大的八一南昌起义。

36 项英

项英(1898—1941),原名项德隆,又叫德龙、飞龙,号江钧,化名张成、韩应、江俊,笔名夏英,湖北江夏(今武汉市江夏区)人。1921年冬,项英主动向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要求参加工人运动,12月被派到汉口江岸筹备江岸京汉铁路工人俱乐部。1922年1月,该俱乐部成立后被选为秘书干事。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武汉工团联合会、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组织主任。曾培养劳工律师施洋及几名铁路工人积极分子入党。

1922年冬建立江岸的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江岸组,任组长。1923年初,他与施洋、陈潭秋等人组织江岸地区铁路工人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

37 叶挺

图左:叶挺

图右:汉口大和街 新四军军部诞生地

叶挺(1896—1946),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广东归善县(今惠阳区)客家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南方各省红军和游击队集中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同年12月25日,叶挺、项英召开在汉新四军领导干部会议,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位于江岸区胜利街332号。

38 张云逸

张云逸(1892—1974),海南文昌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9年在广西右江领导武装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红军时期,历任红军第七军军长、中央军委副参谋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第二次国共合作后,前往汉口协助项英改编南方红军游击队组成新四军。后历任新四军参谋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员、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抗日军政大学第8分校校长。被授予大将军衔。

39 廖乾五

廖乾五(1886—1930),陕西平利人。早年曾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反对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政府的斗争。

1922年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参与领导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1924年初作为汉口特别区的共产党代表,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汉口地委委员。

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代主任、主任,率部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协助叶挺指挥部队行动。1930年夏任中共湖南省委军委书记,不久被捕,同年9月3日被秘密杀害于长沙市郊。

40 李克农

图左:李克农

图右:八路军办事处大楼(今长春街57号)中共代表团和中共中央长江局在此办公

李克农(1899—1962),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初期,奉党中央指示,出任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处长。

1937年12月中旬,李克农和叶剑英、廖承志、童小鹏、王安娜(王炳南夫人)等一行10余人自南京撤退至长沙,从长沙改乘小火轮抵达已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政治中心的武汉,开始了新一阶段的战斗。居住和工作在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即汉口原日本租界区中街89号(今江岸区长春街67号)大石洋行洋楼内。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