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1年湖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以下简称绿色营地)名录公布,全省共有10家单位入选,其中就有位于江岸区的解放公园。
作为武汉大型公园之一,解放公园植物种类丰富,科普基础设施也较完善,仅在人工湿地系统里,就种植有水生植物60余种、3.7万余株,既有独特的观赏价值,也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最常见的‘青蛙’就是我,身挂黑斑,趁着早春的夜色在水边‘呱呱呱’。”在解放公园生态湿地区,走几步就能遇见一块类似的趣味科普牌。该区域还坐落着武汉中心城区首个湿地科普馆,是2018年解放公园与“深圳市一个地球”基金会合作打造,以图片、视频、标本的形式向大众普及湿地保护知识。
“解放公园的自然教育体系也已经较成熟。”解放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3年起,他们陆续开展“公园大课堂”“自然生态研学旅行”等自然教育活动,目前已经有《湿地里的秘密》《神奇的水生植物》《大熊猫求生记》《江豚想吃好多鱼》等系列特色课程。
2021年,全国首个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在解放公园揭牌,由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们,定期在这里给市民开讲自然科学知识。未来3年,解放公园在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日常自然科普教育之外,还将继续加强湿地导览系统设施建设,着力规划打造建设“智慧公园”,建设生态监测系统,争取实现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生态、数字共享,让游客的游园和自然学习更具科技体验感。评选绿色营地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申报绿色营地,需要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和资源特色、较为完善的自然教育设施,还要有系统的自然教育课程。获得绿色营地称号的单位,需不断丰富创新教育内容,打造富有特色的自然教育品牌,切实担负起全民自然教育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