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在雕花台阶上压扁的烟盒、筒子楼嘈杂的麻将声、半夜宵夜摊灯火通明……老汉口的房子里,每一处角落都有着它背后的故事。焕然一新的江岸区里,都能寻到老汉味,或浓或淡。
“灵醒!”如今,江岸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布局国际消费新地标,未来五年,江岸区要在“主城做优”上走在前列、当好排头兵。在江岸区,寻汉味,成为老江岸人的一种新风尚。
“这里文化氛围很足”
武汉天地生活圈人间烟火鼎沸,家住江岸区发展大道二七路锦苑公寓的王佳旭下楼散步,望着小区郁郁葱葱的绿意,小朋友们在游乐设施上嬉闹,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场所都有小区老年人的身影,已退休的王佳旭感慨:“如今,江岸区太方便了,走路10分钟买菜,下楼就可以锻炼身体,设施齐全,生活在这里很幸福。”
江岸区俯瞰图 王佳旭 摄
“我很喜欢江岸,生活、工作一直在这里,人们总说汉口俗,但我觉得这里是文化氛围最好的地方,这里有武汉美术馆、图书馆、歌舞剧院等文化场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王佳旭说。
1991年,王佳旭在武汉江岸区工作,一待就是17年。“如今变化很大,回想当年,这里还是老柏油路,以前还有一家养牛场。”他感慨。
随着江岸区建设加速,王佳旭小区周围变化很大,家门口就有公交站,向西是竹叶山地铁八号线,向东500米是二七小路地铁三号线,走2公里就可以到家乐福二七店,从门口上二环线或二七长江大桥,连接城市主干道,可以快速到达周边城市和区域。
除了设施建设加速发展,江岸区在建设文化强区上争当排头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些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得恰到好处,让周围居民幸福感很强。”王佳旭说。
娱乐休闲,江岸区最方便
李一鸣来到汉口江滩拍活动纪实,拍完后去了原来小时候住过的江岸区洞庭街。
“当时附近有兰陵路商业街,兰陵路菜场是当时武汉市有名的国营先进单位,兰陵路供应生活物质很丰富,菜场对面就是小吃店,朝中山大道方向走去有中南剧场,在洞庭街上还有中原电影院,鄱阳街有邦可咖啡店很有名,店里卖小面包到现在还记忆尤新。”李一鸣一边回忆一边说道。
武汉美术馆 李一鸣 摄
以前,鄱阳街和合作路交叉路口有武汉群艺馆,有一家露天放映场。“有一次,我们刚翻院墙进去,被工作人员发现,追过来抓我们,一拨小孩吓得四处逃窜,我从假山跳下,把脚也崴了,忍着痛,到露天剧场看完电影才回家。”李一鸣笑着说。
在李一鸣的印象里,巴公房子原来很高大,但如今随着周围高楼林立,这座房子似乎没有想象中高,但这里走路5分钟可到武汉市中心医院,15分钟可走到武汉科学技术馆。
“回忆住在洞庭街67号的近20年,生活很方便,如果有机会,还想住在这里。”李一鸣说。
休闲运动 江岸发展每天不一样
“经常在江岸区,骑着自行车,到处跑,哪里都方便。”家住吉庆街的陈新强,退休后经常骑车在武汉市到处转,也见证了老城区60年的时代变迁。偶尔,陈新强也会走到鄱阳街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了解历史,到平和打包厂,那里一砖一瓦的背后,都是故事。
在江岸区,一幢幢百年历史老建筑,一大批保存完好的老里份、老房子,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而今,江岸区不断加快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积极探索“老房子+双创”发展模式,保护基础上利用好老建筑,留住城市记忆,引入创新动能。
陈新强不禁发出感慨,江岸区发展太快,每天都不一样,随着生活越来越便利,家附近15分钟生活圈内,超市、菜场、地铁等都囊括在内。“我不喜欢吃外卖,下个楼,走两步,既能锻炼身体,也能健康饮食。”
喜欢摄影的陈新强,带齐设备,走进塔子湖生活圈。只见橙黄色墙面,活力满满,航拍下的塔子湖,散发着青春气息,不管男女老少,都能在这里寻到挥洒汗水、活力运动。
武汉全民健身中心 陈新强 摄
“这也说明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更加注重自身体质。”陈新强说,武汉全民健身中心是塔子湖生活圈的代表,辐射周边居民,更好让江岸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全方位提升。
老汉口的根在江岸区老巷子里
“偶尔我会回去看看,那里保留了老汉口很多特色的东西,尤其是沈阳路那边巷子里,过早蛮正宗。”胡燕家住硚口区,但她的外婆家在江岸区新兴街附近,胡燕外公原来在这里的轮船公司工作,是一位老船长。
胡燕母亲抚摸着梧桐树 胡燕 摄
“这两棵梧桐树是我外公当年种下的,如今人老了,树也老了,树依旧枝繁叶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啊……”胡燕母亲摸着梧桐树感慨,“如今老屋老邻居没了,但老菜场还在,贴着老字号的标签,这在菜场界怕是不多见啊!”
今年,胡燕的哥哥从广州回来,胡燕说:“武汉正宗早点都在这条江岸区巷子里,第一餐肯定带你去沈阳路那边过早,让你过足瘾。”裹着芝麻、葱、姜末的面窝,飘香十里,来往的武汉市第二中学学生们端着热干面,匆匆赶去上学。“我觉得老汉口的根,就在这条老街区上,在其他地方,虽然也能吃到这些食物,但多多少少还是少了点汉味。”
冬日下午,新兴街上飘满藕汤浓香。临近过年,新兴街的老街坊们开始腌鱼、腌肉。胡燕母亲说:“我们就认准这里,好像只有这里的排骨和藕,能熬出浓香。”
蒋婆抄手 长江网·绿镜头摄影队詹燕 摄
江岸区加快建设文化城市,把城市文脉的记忆保留下来,尊重建筑,主动留下老建筑,立足“稳”,奋力“进”。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是全市现存的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保留最为完好、最为集中的区域。所以,寻汉味,还得来江岸。
快来跟江岸表白吧!
即日起至2022年1月21日,网友可通过以下方式,晒出你心目中的、能够展示江岸美好生活的点位:
1.通过微博发布图文,带上话题“#我的江岸美好一刻#”并@武汉发布微博。
2.进入长江网微信小程序,在“长江头条”上发布图文,并在标题中注明“#我的江岸美好一刻#”。
参与福利:
1.活动主办方将每天抽取一位参与留言的幸运网友送出一张知音号门票。
2.网友的优质留言,将被选取并通过长江网全媒体平台推广展示,作者还有机会获得100元现金奖励。
每周获奖网友名单于当周五通过武汉发布微博、长江网集中公布。工作人员将通过微博、长江头条私信联系获奖网友,告知详细的奖品领取方式,请参加活动的网友留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