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近期
渐成民生标签
如何促进“夜经济”
可持续健康发展
也成为考验
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的一道考题
为此
江岸区大智街道
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吉庆街夜市烧烤、爆炒类的摊位多,但走在路上,鞋底没有黏脚的感觉,步砖干干净净,几乎不见油污,每个摊位的小车底部都垫着一张防油垫。每个摊位的摆放位置、间隔距离等,都有统一标准。
我们不忙时,会主动拿扫把扫一下,也跟顾客提醒一下,吃完了餐具不要乱丢,有专门桶回收。我们严格遵守门前三包责任书,包干净、包有序、包美化共同维护城市形象。
商户
吉庆街夜市还活跃着一支志愿队伍,她们就是平均年龄66岁的“吉庆大妈”。她们平时主要承担秩序规范、环境卫生、防控值守、导游讲解等志愿服务工作。同时,吉庆街组建17支志愿者队伍参与日常维护。
吉庆大妈志愿服务队副队长 张小梅
在吉庆大妈队伍中感受到,武汉每天不一样,看到外地人我们会主动热情向人问好,欢迎到武汉来,介绍吉庆街德华楼、蔡林记等武汉美食。看见不文明的现象,我们解释劝解,我们这样做有效果就很高兴。
当晚,大智街道综合执法中心也在夜市巡视,确保商户液化气罐来自正规液化气公司,摆放位置必须距离灶具1米以上。且夜市经营区域不能占用人行道、盲道、消防通道和绿化带,不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
据介绍,吉庆街日接待客流量大,湿垃圾收转量较多,他们建成全市首个商业网点湿垃圾就近处理设施,日处理湿垃圾1吨。
江岸区大智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副队长 程迪
吉庆街夜市人比较多,比较热闹,但整体看起来很有序,很干净,很卫生。我们担心的油烟问题、噪音问题、垃圾处理问题都得到很好解决,都离不开每一份子辛勤劳动和付出。夜市有这样一个面貌,作为一名城管执法队员,我觉得很欣慰,通过我们的工作,看到整个夜市每天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