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周季婷打出的每一通流调电话,都传递着温情关怀

2022-11-24 09:42      陈瑶

  “感谢您的配合,现在有疫情,您要注意减少外出,坚持每天做核酸检测,保护好自己。”

  “这么晚了你们还在忙着做流调,这让我们感到很安心,我们居民多配合也是应该的。”

  周季婷打完了最后一通流调电话,时间已是凌晨1时许,经过连续奋战,周季婷和同事们共打完上千通流调电话。为了避免上厕所浪费时间,她一直不敢多喝水,打完电话已是嗓音嘶哑、饥肠辘辘。但最后一通电话中,这位素未谋面的老人的暖心叮嘱,让周季婷心里涌起一股暖流,疲惫感一扫而空。

  周季婷是江岸区沈阳路幼儿园的行政助理。11月3日她得知,永清街道需要志愿者支援拨打流调电话,当即报了名。11月4日,她所在的小组,加入了永清街道吉林社区的流调工作。

  针对普通排查对象,周季婷需要通过电话询问到居民所在小区的名字,并据此定位到小区所处的街道和社区。针对重点排查对象,她需要了解到对方的身份证号、具体住址等详细信息。打完电话后,周季婷还要负责把了解到的信息录入系统。

  “当然,打流调电话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体现出对居民群众的关心。”周季婷说,疫情难免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有些居民也会出现焦虑的情绪,我们在电话中,哪怕只是简单的鼓励、关心和问候,就可能给他们带来鼓舞和信心。

  但打流调电话的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

  一次,在拨打流调电话时,周季婷的电话被直接挂断两次。当她第三次拨打时,电话好不容易接通,但还没等她自我介绍就被再次挂断。她不气馁,稍等一段时间后,再次拨打电话,对方终于给了她说话的机会。

  “不好意思打扰您,我是疫情流调的工作人员,需要向您核实目前居住的小区名称,不会涉及您的个人详细信息,请您配合我们。”这一次,这位流调对象终于听完了周季婷的介绍,并配合她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原来,这位居民一直误以为这个电话是骚扰电话,所以多次挂断。

  “遇到年轻人,还好办。有时遇到老年人耳背,或者外地口音较重,我们就只能想方设法完成信息的采集。”周季婷有个习惯,在拨打流调电话时,常在手边多备一部手机,居民在电话中如果表述不清楚小区的名称,她就会根据只言片语在手机上查询小区名称,并向居民确认,以此提升打电话的效率。最多的时候,周季婷曾为了联系上一名流调对象,辗转拨打了9次电话。

  但更多的时候,周季婷收获的是居民的理解和暖心问候。在拨打流调电话时,她经常听到居民说出“辛苦了”“你们也要保护好自己”“谢谢你”等温情的话语,而这也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平时,除了紧急支援流调任务,周季婷也会利用工作之余下沉沈阳社区,参与社区值守、防疫宣传等工作。“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能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居民群众的‘安心指数’,看到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后,居民们开心的笑脸,我感到既光荣又自豪。”

  来源:长江云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