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暨武汉市第七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举行。近200名残疾人选手参加了信息通信技术类、美术专业类、手工业类、生活服务类4大类12个项目,其中汉绣项目选手杜先姣、直播销售项目选手韩昱、摄影艺术创作项目选手江雪等5位残疾人选手代表江岸区参加了比赛。
来看看他们其中几位的精彩表现吧!
“想当年汉丞相诸葛亮也和我一样坐在轮椅上六出祁山,打得司马懿望风而逃落花流水,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美谈……”在今年大赛新增的直播销售项目中,22岁的韩昱以一席掷地有声的开场白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韩昱面前的桌上,可乐、功能性饮料、芒果饼干、薯片摆了一排,他要做的就是在镜头前将这些零食推销给直播间里的观众。
与其他选手的工作方式有所不同,患有先天性脑瘫的韩昱无法以试吃的方式来推销产品,不过,这丝毫不妨碍他的精彩表现。
“我的直播间里的产品,都是市场上的‘常胜将军’,味道自然不用我来为亲们品尝了。但大家来了就都是朋友,所有的产品一律半价。”虽然动作有些吃力,但韩昱对所有产品介绍一气呵成,引得在场评委和观众频频点头称赞,直播结束,现场掌声不断。
绘图、穿针、引线……汉绣是所有参赛项目中一项最精细的技术活。数十位选手沉浸其中,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专心致志地织着手中的作品。
其中,54岁的杜先姣显得格外从容,娴熟的双手很快就在绣布上勾勒出优美的蝴蝶图案。
“汉绣是艺术,同时也是一门手艺。参加这次比赛就是想让更多人关注到这门手艺,进而帮助到更多残疾人朋友认识、学习汉绣,实现自立,从而生活得更美好。”杜先姣说。
20多岁时,杜先姣意外受伤,导致重症肌无力,此后便与轮椅为伴。后来在各种培训班里学过插花等手艺,但都坚持不了多久。
2009年杜先姣通过武汉市残联介绍,师从湖北汉绣大师、湖北汉绣传承人黄春萍学习汉绣。凭借着刻苦钻研和对汉绣的热爱,杜先姣技艺飞速成长,其作品获得了不少省市大奖,还被评为非遗传承人。通过努力,她还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汉绣店。
吃水不忘挖井人,和老师黄春萍一样,多年来,杜先姣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残疾学生从事汉绣事业,她不仅不收学费,还免费给学生们提供材料和所需的用品。在她的帮助下,部分优秀学生被各高校请去担任老师,还有的学生实现了自主创业。
让杜先姣更为欣慰的是,残疾人学徒聚在一起学习汉绣时,能够收获快乐和自信,“在刺绣的生涯中我和学生都非常快乐,因为我觉得残疾并不可怕,只要努力,一样能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成为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
当天的保健按摩项目比赛中,还有来自全市各地的近30名保健按摩师选手同台竞技、各显身手,“滚法、推法、点按法、拿揉法……”一一展示出了自己高超的专业技能,代表江岸参加该项目的盲人按摩师蒋中斌和谭锐宾,表现均十分出色。
赛场上的他们,
虽然没有健全的身体,
但个个身怀绝技;
他们肢体残疾,
却拥有着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用自强和勤劳,
刻画着别样的奋斗人生,
为他们的匠心精神真诚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