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宣讲进行时”专栏,持续展示全区优秀理论宣讲生动案例,推动党的声音在江岸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怎样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给青少年学生?江岸区教育局思政教师宣讲队,创新宣讲方式,选择小口径、新渠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微课为载体,积极引导学生从《读本》中感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伟力,利用云平台展播、公众号微推和专题夕会等渠道,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系列宣讲活动。
● 铭新街小学余静老师的《读本》课堂,让学生真切感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铭新街小学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小学各科教学内容相结合,引入语文教学、创新引入科学教学等,在班会、主题教育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党史教育基地等,举办党史知识竞赛、写党史读后感、制作党史海报等多种形式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做到一课一得。
● 长春三小庄凌老师用动态图生动介绍国家两个一百年伟大梦想
长春街第三小学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活动中,结合“书香长三”活动、学雷锋志愿者行动,围绕“如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鲜活性,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培养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展开讨论。活动中老师们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讲好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把思政课上到学生心坎里,激发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 育才小学沈莉老师和学生畅谈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汉市育才小学开展了一系列“绿色梦想”的活动,如春季种植、太空种子实验、垃圾分类我能行、节约金点子等活动,鼓励孩子们亲身实践,促进人与自然发展,共建和谐美好家园。将大思政与小课堂紧密联系起来,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带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孩子们通过与绿色生命对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育才怡康小学舒凌老师和学生进行“中国梦,我的梦”的话题讨论
作为江汉平原皮影戏传习所,武汉市育才怡康小学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校特色非遗文化——皮影相结合。皮影编剧、配音和表演社团的孩子们携手合作、自主创编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的皮影小短剧,以“小故事”讲好“大道理”。皮影制作社团孩子们尝试独立创作“听习爷爷的话”系列皮影作品,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校园文化宣传志愿者邀请学校周边小朋友们走进校园,观看皮影剧目,参观“福光跃影”皮影作品展;走进幼儿园,化身“小老师”传播非遗文化,以“小课堂”上好“大思政”。
● 沈阳路小学师生在八七会址开设沉浸式《读本》课堂
沈阳路小学加强《读本》精神与周边红色教学资源的结合,用好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开展一系列“行走的课堂”活动。在“童心向党、奔赴远方”主题活动中,“红色足迹寻访团”小小讲解员们手执《江岸红色地图》,打卡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感受革命精神,让《读本》红色基因鲜活起来,成为沈阳路小学学子最鲜亮的底色。
● 江岸区长春街第二小学周欢老师带领少先队员开展红色足迹寻访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长春街第二小学将思政课堂延伸到课外,成立红色足迹寻访团,带领学生们跟随“江岸红色地图”,走入红色场馆,聆听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通过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起来,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