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全年红” | 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以首善标准抓落实,江岸加快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示范引领区

©原创   2023-11-10 16:02  

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11月9日,《长江日报》“闯关|英雄城市白皮书·2023”专题报道江岸以首善标准抓落实,加快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示范引领区。全文如下:

发展关口在前,不“闯”无以过。

2023年,是武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进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的关键之年。时间之轮渐近年关,江岸全区上下正以更大力度抓落实,以学促干,“闯关”突破。

▶  江岸加快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示范引领区

江岸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锚定“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示范引领区”,自觉站在省市发展大局中谋划推动江岸工作,按照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的标准,齐心协力谋发展,凝心聚力抓落实,推动经济运行承压回升,稳中向好,逐季提升,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今年第三季度,江岸区综合排名在上半年中心城区第一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居中心城区第一,营商环境考核排名全市第一。这样一份“成绩单”来之不易。因为就在今年第一季度,江岸区重点经济指标增势稍显疲软,部分指标在中心城区排名较后。

开局虽然不利,但绝不放弃努力。江岸区克服定局思维,保持必胜之决心,直面问题加压推进,紧盯目标任务,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固强补弱、全面发力,不断推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江岸区建立定期例会分析、运行情况通报、领导包保服务、考核督办问责“四项机制”,实施重大项目提速、产业招商提效、消费市场提振、市场主体提质等行动,促进经济运行逐季提升。

区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制定产业链“链主”企业名录,探索“龙头企业+供应链+产业生态”招商模式,开展产业链招商。各街道、区经济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认领重点楼宇、园区,担任“楼长”或“园长”,开展园区楼宇招商,推动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局面。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全力拼抢,以实干作风将工作落到实处。

在全区上下“一盘棋”抓经济、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中,半年“成绩单”上,江岸给出了“漂亮”答卷:重点经济指标和重要工作任务考核综合排名居中心城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产业项目到资排名居中心城区第一。

多项指标位居前列,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但江岸仍毫不松懈,主动对标先进、锻长补短,把困难和问题预估得更充分,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闯关夺隘的精气神,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措施,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硬账硬结、实现全年精彩。

11月3日,60多台挖掘机同时“奋战”在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一个直径达188米的“超级基坑”内,这是全国第三座周大福金融中心,也是目前体量最大的一座。该项目下设5层地下室,基坑五道内支撑施工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底层土方清掏,基坑土石方及基坑支护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

近十年耕耘,随着周大福金融中心、泰康金融中心、新希望华中总部等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逐渐从“蓝图”走向“施工图”“实景图”。

▶ 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逐渐从“蓝图”走向“施工图”“实景图”

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是江岸区重点打造的国际性、总部型商务区。江岸区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打造发展新引擎。

现代服务业是江岸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江岸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江岸区发扬“闯关精神”,紧扣全市“965”产业布局,围绕壮大“531”产业体系,做强金融、商贸两大“看家产业”,做优生态环保、工程设计两大“特色产业”,做大科创服务、数字经济两大“成长产业”,打造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围绕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江岸正在加快建设建设大道金融保险集聚区、长江左岸创意设计城、环三峡集团生态环保集聚区等“7+2+N”服务业集聚区,做大做强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全区纳税亿元楼宇达到25栋、纳税十亿元楼宇达到3栋。

10月31日,江岸驻大湾区招商专班走访三诺集团,经前期充分准备,初次洽谈企业就表达了落户江岸的意向。截至目前,已有53家大湾区企业来江岸考察,13家企业签约落户。

江岸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把优秀的干部放在招商一线历练成长、比学赶超,以招商大比拼推动发展大提升。

年初,江岸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3个驻点招商专班,每个驻点工作专班采取“1+3+N”模式,即由1名区领导、3名驻点干部,以及多名后方联动干部组成。

靠前一步,下苦功夫“引凰入巢”。1-9月,全区新引进三峡数科等重点企业90家,产业项目到资253.8亿元。

▶ 开心麻花在汉首座沉浸式小剧场落户吉庆民俗街

江岸区始终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10月29日,在汉口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开心麻花吉庆剧场正式开演。前期,为帮企业找到满意的演出地点,中共江岸区委宣传部和区文旅局陪同企业走遍了全区各类剧场和文化场馆。之后,围绕证件申报和场地建设等筹备工作,江岸用“全程跟踪”服务,护航项目加速落地。

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批企业落户江岸。目前域内集聚了三峡集团、长江设计集团等一批国企央企,世界500强投资企业及分支机构达到83家、外资企业达到528家。

一个多月前,武汉市整流器研究所在研发新产品时,遇到升级整流器电路板的技术困难。得益于前期江岸区科经局在多个产业园设立区派科技联络员,他们获悉企业技术需求后,牵线搭桥,两天时间企业就对接上了湖北工业大学电机学院的教授,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实打实帮助科创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是江岸大力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缩影。

处在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江岸区直面科技创新短板,探求问题之本,提出破解之策,并付诸实际行动。江岸抢抓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机遇,培育壮大科创服务业,加快推动科技回归都市,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充分发挥辖区“三峡系”“长江系”“中信系”等央企主力军作用,依托辖区7个国家级科创平台、18个省级科创平台和17家院士工作站,实施初创企业“春苗行动”、中小企业“拔节行动”和高新技术企业“成林行动”,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格局。

聚焦企业关切,出台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的40条措施,以及发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民营经济三个“10条”等系列政策。 

持续推进“老街区+双创”“楼宇+双创”“园区+双创”,打造科创服务业的创新强“磁场”,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江岸力量。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决扛起稳增长政治责任,奋力实现全年红。

江岸区各部门、各街道盯目标、领任务、扛责任、抓落实,奋战四季度,加速“冲刺跑”,更大力度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江岸完成全年目标、打赢收官战夯实基础。

江岸区发展和改革局:

▶ 聚焦稳增长,筑牢经济恢复向好基础。深入落实稳主体、强实体各项措施,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巩固经济加速回升“上扬曲线”。

▶ 聚焦添动能,推动“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加强规划、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拓展消费场景,积极引入和培育外资外贸企业,确保投资、消费、外贸平稳运行。

▶ 聚焦优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锚定“531”产业体系,不断壮大五大主导产业,突破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推进“7+2+N”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全力争创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 聚焦强主体,夯实高质量发展微观基础。大力推动市场主体梯次培育,支持小微企业升级发展,推动“四上”主体总量、质量、体量再突破。聚焦降成本,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

江岸区商务局(招商服务中心):

加强前后联动。持续加强驻点招商,拓展“1+3+N”模式,选优配强干部,明确前方驻点专班和后方产业主管部门的分工责任,完善前后方标准化信息流转流程。 创新招商方法。强化产业链招商,深挖驻点地区资源,以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用好中介招商,通过系列政企对接活动持续筛选追踪,形成优质“项目池”。 加速项目落地。落实“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工作制度,促使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加强滞后项目跟踪督办,保障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江岸区一元街道:

▶ 以只争朝夕的“拼劲”,补齐重要指标缺口。对照重要指标缺口,深挖数据、挂图作战,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街道高质量发展过硬成果当好全区经济发展“排头兵”。

▶ 以奋发进取的“干劲”,用心做好企业服务。紧盯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全力助企纾困,提振企业信心,助力企业发展。

▶ 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推进重大项目落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推进“三阳设计之都”片区建设。积极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推进咸安坊全面开街,打造特色网红街区,释放文旅消费活力。

江岸区劳动街道:

▶ 全面抓目标落实不松劲。坚持铆足“拼”的劲头,锚定全年工作目标,将各项指标任务细化到人、具体到企业,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工作实效,决胜“全年红”。

▶ 全心抓服务企业不打折。围绕企业“最需处”,深入企业走访,主动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积极对接辖区在建楼宇,主动谋划招商工作,完善帮办代办措施。

▶ 全力抓短板攻坚不松懈。坚定破解“难”的信心,通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持续优化园区、楼宇产业布局,强化工程设计、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现代商贸等业态打造,全力把劳动街道打造成业态丰富多样、经营主体多元的发展高地。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