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知识产权报》报道了江岸岱家山搭桥梁做“红娘” 专利转化助企强。全文如下:
解读国务院《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方案》)文件精神、湖北省首家“专利转化运用中心”揭牌、发布“专利转化运用赋能系统”、校企开展项目合作洽谈……近日,一场别开生面、内容丰富的专利转化运用“校器企金介”对接活动暨岱家山知识产权科创小镇专利转化运用中心揭牌仪式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岱家山知识产权科创小镇成功举办。
“岱家山知识产权科创小镇自成立以来,培育了一批优秀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次活动充分调动创新主体、行业协会、园区、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组织和专家力量,发挥各自资源和服务优势,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促进专利许可、技术转移、产学研合作等,实现专利向产业转化。”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述武在揭牌仪式上表示。
“今天揭牌的‘专利转化运用中心’,是岱家山知识产权科创小镇积极主动贯彻落实《方案》文件精神的创新举措,也是小镇持续工程化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的探索实践。”岱家山知识产权科创小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将优化专利转化运用“校器企金介”(高校+孵化器+企业+科技金融机构+中介)合作机制,在岱家山知识产权科创小镇专利转化运用赋能系统支持下,把有前瞻性、有较高市场价值、引领产业发展的专利加速转化和产业化,进一步壮大岱家山知识产权科创小镇智能传感器、数字环保、数智勘探装备等“专利密集型产业”能级,大力培育企业“专利密集型产品”,激发小镇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推动专利产业化,真正实现专利的价值。
位于科创小镇的武汉科莱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武汉理工大学赵云良教授在2022年创办的企业。该公司专注于矿物二维剥片及功能化应用的产品开发,拥有的核心产品覆盖新型分离膜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多个领域,且已围绕其核心技术形成体系化的专利群。“感谢岱家山知识产权科创小镇的服务专员为我们牵线搭桥,提供专利转化全链条服务,有了他们,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其他的不用我们操心了!”赵云良表示。
“我们成立了高校专利产业化基地,不仅要对接企业需求,帮助企业完成专利转化,还要支持他们实现产业化,营造良好的专利转化生态,推动协同发展,这就是小镇的价值所在。”岱家山知识产权科创小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小镇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专利成果推介,促进高校专利成果转化和校企产学研合作。截至目前,小镇累计推动了84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
2023年是岱家山知识产权科创小镇建设发展的第6年。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各级知识产权部门的指导支持及有关管理咨询机构的帮助下,岱家山知识产权科创小镇累计指导支持企业获得知识产权授权 3166件,其中发明专利222件;促进企业的1709件专利成果就地转化,促进高校的46件专利成果在企业转化。
6年来,岱家山知识产权科创小镇实现了发展和提升,小镇企业销售收入逐年呈增长态势,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企业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武汉市江岸区国家区域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实际贡献。
武汉仪方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仪方达公司)是一家从事浆体密度(浓度)测量、智能远程运维综合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 2021年公司入驻岱家山知识产权科创小镇以来,小镇在专利转化运用、企业孵化服务方面给了我们全方位、全周期、全流程的支持赋能。”仪方达公司总经理张敏心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9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且已经与国内外多家客户达成了合作意向。
“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完善专利转化运用赋能系统,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专利技术的转化和运用,提高专利的价值的影响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建设不断贡献知识产权力量。”岱家山知识产权科创小镇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