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警”相随,给您满满安全感

2024-01-05 15:10   长江日报、区公安分局  



跨年夜

在万家欢乐的时刻

江岸公安不惧严寒、彻夜坚守

为市民群众和游客营造

安全、稳定、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



2023年以来,全区违法犯罪警情、刑事警情同比分别下降9.9%、19.4%;交通事故数同比下降23.9%;为企业及群众追赃挽损3000余万元……



平安,民之所盼,发展之基,亦是江岸公安永恒追求。2023年,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以平安江岸建设为牵引,以铁拳守正义、以实干创平安、以担当护发展,创造了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收获了群众赞誉。



一张涉诈银行卡在某POS机刷卡消费4.9万元,江岸警方捕捉到这条信息后,经过层层深挖,历时三个月,全链条打掉一个流窜作案的大型洗钱跑分团伙,抓获24名犯罪嫌疑人。该团伙涉案资金高达3亿元,涉及全国25个省、市、区2065起电诈案件。

对该团伙的打击是江岸公安强化合成作战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江岸公安优化分局合成作战中心组织架构,构建“分局主抓主侦主勘、派出所主防主采辅勘”分级一体化实战格局,完善合成打击攻坚一体化、实战化机制,建立“平时+战时+应急”“三时”一体化作战模式,在分局建成合成作战中心并投入试运行,同时在分局执法办案中心设立合成作战分中心,以合成聚合力、以专业打职业,切实提升警务实战打击犯罪质效。

江岸警方聚焦新时代英雄城市示范引领区平安建设,立足主责主业,攥紧“打”的拳头,严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突出违法犯罪。

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强化肃毒攻坚,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为牵引,掀起多条战线、多个领域的集群攻势,根据上级部署相继开展“削峰”“砺剑”等系列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瞄准养老诈骗、电信诈骗、“盗抢骗”、“食药环”等违法犯罪活动,攻大案、破小案、清积案并重,掏窝点、打团伙、断链条并举。2023年以来,辖区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9.9%、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9.4%、刑事破案数同比上升25.3%、刑事破案率同比上升6.7%,延续了“两降两升”的良好势头。

“不管是社会关注的大案要案,还是群众身边的小案,只要事关群众安全感,只要事关城市平安,我们就要坚决依法打击。”江岸公安相关负责人说道。

“真没想到这么快就破案了。”2023年5月,辖区住户吴先生家中被盗,车站派出所办案队民警陈岸立即赶到现场,经过系列侦查很快锁定嫌疑人。吴先生家中被盗时,邻居商先生(化姓)发现动静,为扎实固定案件证据,陈岸寻求商先生帮助作证,可他因心中顾虑不愿配合。与陈岸搭档的社区民警肖莉得知情况后,通过上门做工作,很快,这起盗窃案成功告破。

快速、高效、专业,一起小案的侦破效率反映了江岸区公安分局深化警务改革、推进“两队一室”建设的显著成效。



“过去都是‘下社区’,如今民警是‘在社区’,这就是‘两队一室’改革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车站派出所所长黎飞介绍,在“两队一室”改革模式下,车站派出所优化勤务模式,创新推行“探组驻社区”模式,将案件办理队全员下沉,分组包联4个社区警务室,与社区民警混编。调整后,社区警力由过去14人增加到41人,不仅极大提升了辖区见警率,还能发挥案件办理队信息化运用的优势和社区民警队“地头熟”的特长,做强互补联动。

为建强专业管理队伍、加强配套服务保障、强化合成作战支撑、严格内部安全措施、做实执法办案监管,2023年,江岸公安积极打造“一站式办案、合成化作战、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监督”特点的全省一流执法办案管理中心。2023年2月4日运行以来,实现场所运行“零隐患”、执法安全“零事故”。



虽然已是寒冬,但走在江岸区的街头,交替闪烁的红蓝警灯却给人心底带来暖意。“天气冷了,行人少了,加班结束回家路上看到警车很有安全感。”经常上夜班的洪女士说道。

为强化预警预防、源头治理,江岸公安打造以分局指挥中心为“大脑中枢”,7个街面警务站为“衔接枢纽”,19个派出所为“支撑骨架”,3个驻区特警作战单元为“突击尖兵”,快反力量为“重点支援”的巡控快反工作格局,切实加强“1、3、5”分钟快反处置。同时结合辖区社会面治安特点,加大对商圈、公园、学校等地带人员密集场所高密度巡控,提高重点时段见警率和管控力。

“如果没有你们及时精准预警劝阻,我怕是要倾家荡产了……”叶女士对谌家矶派出所民警连声道谢。原来,2023年10月13日,叶女士与假冒客服惊险通话18分钟,轻信对方,正准备将所有积蓄和借贷来的21.4万元转给骗子时,民警及时赶到拦截,轮番劝阻,保住了21.4万元。



“不轻信,不点击,不透露,不转账!”在辖区早市、学校、社区……每天都能看到民辅警手拿宣传单,开展反诈和平安宣防工作。

在推进全民反诈专项行动中,江岸公安紧盯“打得了、防得住、追得回”工作目标,把精准宣防、精准预警、精准劝阻贯穿始终,不断提高全民反诈防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充分运用大数据及时发现潜在受害群体,通过电话、短信及上门宣传等方式开展针对性预警劝阻。

2023年以来,全区共处置电信网络诈骗预警指令43327条,日均118条,见面精准劝阻宣防38994人,成功劝阻共减少和避免群众损失1000余万元。



“多亏陈户籍,我们的矛盾才化解了。”住在袁家社区袁家墩的居民李先生(化姓)和张阿姨(化姓)达成和解后,向民警陈春枝表示感谢。

原来张阿姨因搭建雨棚,将一颗螺丝钉钉在了楼上邻居李先生阳台的外沿,双方因言语不和发生冲突,一个头部被砸伤,一个被送进医院,但两人均不愿报警,找到社区责任民警陈春枝,希望她能调解解决。

了解情况后,陈春枝联合社区、司法所、社区律师,大家共同掐“火苗”。“远亲不如近邻,你们双方一直多有帮衬,一点小事各自退一步。”经过三个多月的耐心调解,两人最终握手言和。

“无论谁有什么事,大家第一时间找陈户籍。”辖区居民说道。在袁家社区扎根26年的陈春枝,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圆家文化”为载体,打造“圆心、圆和、圆融、圆智”之家,共绘多元解纷“同心圆”,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以她名字命名的警务室是公安部授予的一级警务室。2023年,陈春枝警务室“运用‘四圆’理念化解纠纷工作法”获评武汉市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



“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永恒价值追求。”江岸公安负责人说道。

为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江岸公安结合“万警进社区”“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等实践活动,定期梳理汇总党员民警下基层收集的问题,及时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效果清单;每周下发重点工作提示,项目化、清单化、精细化推进工作落实。

交通拥堵,一直以来是超大型城市管理的一大“痛点”。围绕提升市民出行体验,江岸警方持续深化交通安全整治,深入开展危险隐患路段排查整改,着力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细化12个交通乱点堵点治理任务清单。2023年,全区高峰拥堵指数环比下降5.7%,开学季高峰日均拥堵延时指数环比下降18.6%,生产经营性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20%。



“没想到你们亲自上门,帮我们解决了难题。”不久前,池阿姨的户口由武昌迁到了江岸,因地址变动想要更换身份证,可是由于骨折需卧床静养,为难之际,江岸区政务服务中心“许梦姣先锋队”主动联系了老人上门办证。

为更好服务群众,让群众少“跑腿”,江岸公安户政战线成立“默默为您”服务团队、“许梦姣”政法先锋队,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3年以来,江岸公安办理户政业务创新推出老弱病残急“上门办”、户籍注销“随时办”、先行受理“预约办”、现场视频“连线办”、军警医学“加急办”等特色“十项便民利民措施”,满足不同群众不同需求,主动将“暖心服务”送到群众手中。全年人均延时服务1200多小时,为老弱病残急“上门办”510余人,电话连线确认“视频办”1380余人,整合多窗业务“一窗办”16.38万人次,收到感谢信和锦旗190面。

一项项高质量的便民利民举措落地生根,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2023年上半年,江岸区新引进百亿元产业项目1个,500强企业总部1个,外向型及商贸类企业15家,三峡高科、中铁广州局集团湖北公司等55家有影响力的重点企业选择在此落户,全区新增市场主体达2.15万户。如何为辖区企业保驾护航、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江岸公安的一项重要课题。

江岸警方立足公安主责主业,向前一步主动作为,聆听企业呼声,警情入户、问安于企,制定详细可行的企业走访服务方案,落实具体民警,定企定岗定责,推行局领导对口包保重点企业,依法依规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切实提升企业幸福感,为企业“减负”。



“合同诈骗与缔约过失的区别”“诈骗类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问题的认定”……2023年6月,四唯街派出所联合市局经侦支队、江岸区户政中心“默默为您”团队,走进湖北商贸物流集团,上门宣讲防范经济诈骗知识、户籍政策,现场办理身份证,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为加强警企联动,2023年江岸区委宣传部、江岸区公安分局联合开展警企联动平安宣传科普点,江岸“安全宣推官”进企业系列活动。首家警企联动“平安宣传科普点”“交通安全宣传”主题餐厅先后在江岸区亮相。

“希望通过这一创新举措,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让市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反诈、交通安全等宣传,进一步提升自身安全意识。”江岸公安相关负责人说道。

“这么快能拿到居住证,我小孩上幼儿园就好报名了!”在辖区一在建工地上,王先生从民警手里接过居住证,兴奋地向工友们分享这一喜讯。

过去,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暂住在建筑工地内,由于没有门牌号,无法申办居住证,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2023年4月,江岸公安分局被确定为全省临时地址数字化管理工作试点单位后,积极与区房管、建设、城管、民政等部门沟通协调,组织辖区派出所社区民警逐一上门核查,掌握在建工地的数量和基本信息,形成了在建工地、入驻企业的登记台账,并对在建工地全部标注临时性建筑,编制临时门牌号码,解决了建筑工地无地址问题。



“企有所需,警有所应”。据悉,为优化营商环境便企利民,江岸公安落实74项政务服务事项武汉都市圈“一圈通办”,规范办理身份证、居住证、新生儿等政务办理9.043万件;提供预约办、延时办、帮办、绿色通道等服务,更多利企便民的举措落实落地。抢抓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任务试点契机,江岸公安积极推行临时住址数字化管理项目,登记在建工地81处、从业人员10502人、流动人口7905人。



“我想说的最朴实的一句话,就是十年磨一剑,不打折扣、不讲条件地做好每件日常小事。”青年民警交流座谈会上,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百步亭文卉苑社区民警沈胜文对大家说道。



青年兴则警营兴,青年强则警队强。2023年以来,江岸公安深化“人才强警、青年兴警”战略,创新发展目标、培养任务、评价模式和激励保障等机制,持续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警营生态,让广大民警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跑出“加速度”。

“比赛的成绩不重要,从中汲取到的精神力量才是此次活动更深刻的意义。”2023年11月10日,江岸区公安分局团委组织80余名青年民警代表,开展“学讲话 知党史 跟党走”主题团日暨老汉口城市定向赛,将学党史与竞速、趣味活动相结合。活动结束后,青年民警表示,此次定向赛活动,不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场学党史、受教育之旅,今后将努力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书写时代华章,为守护平安江岸奉献青春力量。

江岸区公安分局每月都会定期组织新警集中研学,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情境式教育、沉浸式忠诚教育,组建“青年民警宣讲团”,用“青言青语”铸牢忠诚警魂。

“刚到所里环境陌生、业务不熟,在前辈手把手的带领下,踏踏实实走好从警的每一步,比如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学着将理论和实际融会贯通,耐心和群众讲理、讲情、讲法。”跟随英模沈胜文学习过一段时间后,新警谭畅实地感受到先进典型的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如今谭畅也成为“沈胜文”政法先锋队的一份子。



除了通过“典型示范”激发青年民警成长动力,江岸公安还会通过“结对帮带”提升新警综合能力。

一位是办案经验丰富的“90后”刑侦专干,一位是初出茅庐、充满抱负的新警“小白”,上海派出所民警孙有瑞和新警周炜鹏2023年结成师徒。巡逻处警、走访调查、案件办理等等,在孙有瑞手把手地带领下,刚参警4个月的周炜鹏就已经收到了群众的感谢锦旗。

“我们力争将每一位青年民警培养成多面手,逐步实现一警多能,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展现能力和风采,蓄足公安发展的‘一池活水’。”江岸公安相关负责人说道。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