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来了,“小冻梨”还会远吗?

©原创   2024-01-15 16:17  

这个冬天,“尔滨”是当之无愧的顶流。

继广西“小砂糖橘”、云南“小菌主”、四川“小熊猫”之后,这场南北大联欢的接力棒,还是传到了湖北“小龙虾”和“热干面”大军的手上。

江岸鲁可幼儿园的“小龙虾”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率先一步“替汉出征,勇闯哈尔滨”。“武汉樱花号”“尔滨雪花号”的近300名湖北游客紧随其后。



在此@大江金岸 隔空喊话“小冻梨”们,世界那么大,江岸请你来“zǒukuó”,感受一把地道武汉人的快乐!



来江岸,请你“qí”地道汉派美食。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不是没有理由的。

来武汉,怎么能不来吃上一碗蔡林记热干面呢?麻酱浓郁醇厚,酸豆角、萝卜解腻开胃,一定要趁热拌开,这味道简直香得霸道。



但要说哪一家最好吃,那肯定是“家楼下的那一家”撒,毕竟每个江岸伢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白月光”。

别忘了老通城的三鲜豆皮,这里的三鲜指的是鲜肉丁、香菇丁和嫩笋丁,大铁锅里绿豆面和蛋液摊成的外皮被煎到焦脆,正宗的豆皮一定是外脆内软、油而不腻。





这两种美食主打一个方便,端着碗边走边吃也能快速光盘。

不赶时间的话,强烈推荐你去尝尝四季美的汤包,老师傅从原材料起严格把控每个环节,让每一屉汤包都做到极鲜极美。





咬开小口,喝掉大半的汤,加点醋进去,再一口包下,美得哩!

瓦罐煨汤,是江岸人待客的最高礼仪之一。



一家煨汤,一巷子闻香,一碗藕汤,串起老汉口的里份人情。

慢煨才能煨出好汤,粉藕和排骨的鲜甜都融化进汤里,汤汁油而不腻,汤料烂而不糊,最后撒上一把灵魂葱花,这一口汤下肚,“ting了头”。



“尔滨”的雪花看腻了?来江岸看鲜花~

待温柔的春风吹开浪漫情怀,踏青赏樱永远都是头等大事。



在江岸,光是堤角公园就密密疏疏种了一千多棵樱花树,更别说还有江滩樱花园和解放公园樱花长廊等地。风过之后降下漫天粉雨,很容易“转角遇到爱”。

夏天的信号,藏在蝉鸣鸟叫中和池塘荷香里。





每到夏天去公园赏荷,已成为江岸人的消暑日常。江岸可赏莲,莲叶何田田,道不尽江岸好风光。在宝岛公园放眼望去,随风摇曳的荷叶青翠欲滴,粉色花瓣盈盈舒展,早已暗香浮动。

秋天出门赏菊,已经成为武汉人的一种习惯。



汉口江滩的大地花海,马鞭草、非洲菊、格桑花层层叠叠,开得肆意。行走在木质栈桥上,如同漫步油画中。赶紧替咱妈选出一条喜欢的丝巾,带上老头(武汉话:老爸)的相机,全家出动一起抓住秋日限定。

来都来了,武汉“市花”——梅花千万别错过!



比起凌霜傲雪的北方,其实被大家吐槽的“湿冷的武汉冬天”更适合梅花生长。梅花低调,却自带古典静谧的美。堤角公园里梅花红润,姿色迷人,花枝斜逸,原始奇妙。

当然了,江岸的花远不止这些。

粉黛子、芦苇荡、迎春花、连翘花、贴梗海棠、绣球花......太多太多“鲜活的色彩”,等您来赏!



江岸有啥好玩的,通通都给老铁们安排上。

来开心麻花剧场,在多维沉浸式体验中看一场好戏,在演员不时抛出荒诞无厘头的包袱中尽管放肆欢笑。



来江滩,欣赏光与影的艺术,感受码头文化的魅力。

江滩灯光秀用数字科技,给外地朋友一点小小的汉式美学震撼。



知音号游轮上一片灯火璀璨,汽笛声划破夜色。登上大型轮船,带你穿越回上世纪初大汉口码头,沉浸式观看触及心灵的武汉故事。

缺少奔跑的武汉春天,是不完整的。



今年的汉马将一如既往从江岸激情起跑,只不过起点由往年的武汉科技馆改成三峡集团门口。倘若不能在汉马的跑道上集体撒欢,不妨来江岸街头感受热烈与美好!

顺便说一句,如果在7月中旬来江岸,那么绝对不能错过一年一度的渡江节。高温烘烤的江面泛着星光,渡江的人化身浪里白条在水里激战,感受武汉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阔达。



藏在闹市中的汉口历史风貌区,会征服每一个嘴硬的外地游客。可以在各式复古style中享受慢生活,领略江岸的人间烟火与文艺氛围。

还有各种街头博物馆、红色纪念馆、市集夜市......好玩的地儿太密集。

来,好客的江岸人带您畅游~

“小冻梨”“大地瓜”以及其他朋友

确定不来这样的好地方玩玩?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