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开门红” | “武创荟”·江岸区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专场活动举行

2024-03-15 14:16   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科技报、区科经局  

近日,“武创荟”·江岸区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专场活动在武汉市工科院科创空间举行。

活动聚焦5G、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人工智能、生态环保等领域,遴选一批优秀的创业项目,从不同的行业应用场景维度,讨论并展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运营效率。

为推进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开放,推动软件产业、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招商引资和企业培育,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长江生态环保集团、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及武汉市工科院科技园孵化器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了2024年武汉市江岸区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清单。

应用场景包括:融合北斗测雨与数字孪生技术的城市雨洪智能监测预警平台、总磷和总氮无人船自动监测平台、汉口水文站数字孪生平台建设、城镇污水厂生物处理效率提升技术研究以及孵化器智慧化园区管理等。

这些应用场景致力于提供更优质的惠企便民服务、更精细的城市运管能力和更有温度的生活服务水平。

在智慧管理方面,城市雨洪智能监测预警平台将构建精细化、多维度、实时跟踪的气象灾害预警。

在惠企便民方面,孵化器智慧化园区将借助新一代的云计算、物联网、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园区服务的准确性、高效性、灵活性,实现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产业价值链提升的目标。

近年来,武汉奋力践行长江大保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坚定,脚步坚实,而水质监测是其中的重点工作之一,这是为水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的主要来源。

“目前,地表水环境监测面临着高度依赖固定监测站点,水质监测覆盖率低,难以满足实时溯源和动态监控的需求等三大问题。”长江生态环保集团运营中心业务主任刘俊锋介绍了来自该集团的总磷和总氮无人船自动监测平台,并表示该平台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他解释,传统的地表水环境监测除了依赖固定监测站点,还需要人工现场取样、再将取样品拿到化验室进行化验,最终得到结果往往需要一天的时间。该项目研发适用于不同地表水环境的走航在线监测无人船,实现对水域中总磷、总氮成分快速走航自主在线检测,同时具备模块化水质多参数同时监测能力,为水环境污染溯源及防控提供技术支持。不仅检测覆盖面广,检测结果也更有效可靠,且能极大程度降低人力及设备投资成本。

该项目于去年提出设想并投入研究,计划将在今年年底样机试制成功,明年年底投入使用。

当天,活动还推介了“武创通”科创服务平台和江岸产投基金。活动现场,武汉誉骢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普现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和弦科技有限公司先后进行项目路演。

武汉征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刚、武汉欣联国际咨询有限公司副研究员(产业专家)聂佩进、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武汉中投嘉华总经理李帮英等行业专家,围绕各项目路演内容,有针对性地逐一进行点评指导。

近年来,江岸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城区资源,深化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创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建设高端人才服务平台、产业赋能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打造创新街区、创新园区、创新楼宇,持续推进现代科技与传统产业和城市建设融合发展,不断催生新的创新版图和产业格局。

下一步,江岸将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为重点,坚持实施“育苗”“跃升”“瞪羚”“引领”计划,依托武创通平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优化区域创新环境,促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