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岸生活 | 在江岸,“20分钟效应”不止公园

©原创   2024-04-22 15:19  

最近,“公园20分钟效应”在全网火起来了。

这个理论起源于某个杂志研究,它指出,即便是不做运动,每天到公园待上20分钟就能让状态更好。

简单来说,主打一个亲近自然。对于忙碌的人们来说,能够短暂的放下工作,融入大自然,在鸟语花香的环境下放松身心,松弛感拉满。

漫步江岸,生活与自然融合相伴,有多种方式获取高质量自然感的“精神快充宝”,感受流淌的自然治愈力。

一到休假,涌入公园的年轻人们越来越多。府河郊野公园正值踏春游玩期,很多家庭、朋友选择到这里放松休闲。

位于张公堤“一带十园”带状景观轴的府河郊野公园,远离闹市区的喧嚣,多了郊野的味道,跟大自然距离更贴近。

这里绿草茵茵、树木葱郁,绿化率很高。漫步在林荫步道区,各种花香、嫩草地的清香混结融合在一起,涌入身心,整个人顿时感觉神清气爽。

正值露营旺季,一座座帐篷天幕散落在各处,此起彼伏,构筑一个个与青天绿草相融的方寸“田园”,人们在此休憩遛娃,享受慢下来的时光。

与一般市区公园不同的是,府河郊野公园更加突出“郊野休闲”的特色。

不仅有沿行步道、观景栈道,还有果香园区等,独特的自然景致令人忘却生活琐事,沉浸式享受这难得的自在。

江岸还有解放公园、汉口江滩公园、堤角公园等,各自有着不同的特色与闲赏方式。

走出去看看,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在公园坐着,看看遛娃、散步、运动的人群。

简单鲜活的画面带走生理上的疲惫,卸下心理压力,释放掉所有情绪,在花鸟树木的自然里获取更多的内在力量。

观水通禅意,闻香去染心。

很多人喜欢看水,宁静祥和的水面可以平静人的内心、开阔心胸,和水拥抱也是一种不错的自然疗愈方式。

武汉因江而生、因水而兴,旖旎的江湖风光千娇百媚。江岸区有两个湖泊入选获评武汉市“美丽河湖”。

位于宝岛公园内部的鲩子湖,是隐藏在喧哗闹市中的僻静清闲地方。周边围绕着居民小区与高楼大厦,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近。

作为一处城中湖泊,从闹市区走过来,一下子进入到清幽宁静的湖畔。

湖中种了很多荷花,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婉约秀丽,到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胜景,每一个周期都美入人心。

绕湖美景还有郁郁葱葱的宝岛公园,树木茂密繁盛,在这里坐一坐,啥事不干,也能怡然自乐。

对于周边居民来说,这里是就近遛遛弯儿、饭后消消食儿的好去处,一抬脚的功夫就能体会“复得返自然”的悠闲。

江岸区北部的塔子湖,也是武汉市“美丽河湖”之一。它原属汉口渔场,用于水产养殖,随着生态修复改善,不仅实现了退渔还湖,还成为人们喜爱的景观湖。

这里有湖有绿有飞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人们在这里漫步观鸟、亲子游赏,还有很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

近年来,江岸区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护湖模式,探索湖泊环境与居民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新路径,“水”生态建设逐步改善,河清岸美,打造出人水和谐的宜居环境。

在“20分钟公园效应”里,对“公园”的界定很广泛。还包括口袋公园,写字楼附近的绿色草坪空间,社区的小微绿地等。

这些小而美的城市绿地空间也是人们接触大自然、缓解治愈心情的选择点。主打一个距离近,不需要走太远,抬脚就能到。

江岸百步亭社区龙庭小区有一个绿色驿站,走进这里,大树参天,果实累累,让人恍若置身绿色森林。

这里原来是闲置空地,没有利用起来,后来根据居民们的意愿改造成“小绿洲”,种上花卉、树木,大家出门就能看见“绿油油”的小风景。

每到季节,粉色、紫色、白色各种颜色的花开,花香扑鼻、净化身心。

同时,这个驿站还专门留出一块园地划为“可食区”,让居民们种上小白菜、萝卜、小葱等本地家常菜,体会到旧时田间种菜的乐趣。

近年来,江岸将老汉口改造与新江岸建设发展融合起来,通过“见缝插绿”的方式为居民打造更多触手可及的身边幸福。

社区、口袋公园等,这些分散在城市空间的绿地虽然面积小,但可以包容人们平时“不开心”的情绪,带来小小的幸福感。

生活需要寻求出口,由“公园20分钟”延伸出的还有“菜市场20分钟、阅读20分钟、超市20分钟、美食20分钟”等。这些事情虽然小,但却是生活的喘息瞬间和轻松时刻,能给人带来能量。

这背后既反映了人们对情绪价值的要求,也有对城市建设的期待。城市公共空间是有形的“精神载体”,通过增设设施、绿地等,让环境更宜居、生活更美好。未来的城市一定更可期~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