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江岸之光·我们的思政课”走进科创园区活动正式开启。作为系列活动的第二场,此次活动邀请的“微光”代言人,是三位在科技报国、科创应用、科普实践等领域不懈奋斗的科技“追光人”,他们用生动的故事,带领参加活动的市民、学生,共同见证了科技浪潮中奔涌的“江岸之光”。
没有办法就想办法,遇到难关就征服它!迎难而上,排除万难!
作为一名“大坝医生”,来自长江科学院武汉长江科创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的陈亮,在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用奋斗成就梦想的故事。从事水利工程修复的15年,他为高原大坝穿上“防护衣”,用大胆探索创新守护“国之重器”,展现了卓越的匠心和智慧。“不仅要把‘科普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还要将‘科研成果应用在祖国大地上’。”他的这份赤诚,令现场不少人热泪盈眶。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我的初心,更是我的使命!用数字科技解民忧,以科学家精神为动力来实现科技报国,是我一直做的事。
武汉和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正武,是2023年江岸区最美科技工作者,他期望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院士们的智慧在虚拟空间中的汇聚与交流,从而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创新思路与解决方案。“用数字技术之光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他对未来自信满满。
未来的日子,我将继续深入学习科学知识,让科技之光照亮前行的路,使人们生活方式越来越便利,造福更多人。
今年14岁的孙启尧,是武汉市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学生,他热爱科创作品设计,“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外卖小哥骑车速度快且频繁查看手机接单,骑行安全问题也就日益凸显。这个智能安全头盔配备了智能感应装置,当感应到外卖小哥低头看手机时,头盔会提醒他们抬头看路,确保骑行安全。同时,在接近需要转向的路口时,头盔会通过提示提醒外卖小哥及时变道,确保骑行路线正确无误。”他自豪地向在场观众展示。
活动最后,特别嘉宾——来自武汉市第二初级中学的思政老师贾玉楠,向在场群众讲述了如何在思政课堂上引导学生培养和践行“科学家精神”。她表示,将在之后的思政教育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进一步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讲好新时代故事,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远大理想。
居民代表黄威目前正在自主创业,在听了陆正武的宣讲后,非常期待未来的江岸:“江岸是武汉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重要引擎,这里有百余家以激光、生物医药、软件等为主的各类科技型企业,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活动结束后,现场群众纷纷与“大国重器”合影打卡,并参观武汉汉烯科技有限公司。“石墨烯竟然有那么多神奇的性能,带给我们日常生活如此巨大的变化,我要好好学习,努力散发自己的‘微光’,通过自己的智慧用科技改变生活、改变未来!”参观的学生陈律勤兴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