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路口,交汇出高品质幸福生活圈

©原创   2024-09-19 15:17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大江金岸·交点”系列主题宣传报道,持续关注江岸区大道上的“交点”在时空地理、历史文脉、发展机遇、变革活力中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本期,我们漫步后湖大道——建设大道延长线交汇点,感受后湖宜居新城的变迁和魅力。

18日下午6时,后湖大道——建设大道延长线交汇路口变得热闹起来。下班归来的人们一波又一波地从后湖大道3号线地铁站走出。

不少年轻人从地铁站B口出站,直奔汉口城市广场商圈寻觅美食。隔着一条马路的A出口,直通武汉市第八医院,肛肠疾病诊疗中心、康复医学科、耳鼻喉科等科室接诊时间为全时段,上班族在夜间也能挂上号。

华灯初上,俯瞰路口交会处,车辆川流不息,周边住宅区成片,商圈商业街、公园和学校有序分布其间。在这里,一张张名片“闪亮”全市:向全国推广的“百步亭经验”、以汉广社区为代表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育才系中小学、出门即到的三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医疗供给与“病有良医”的愿望在此交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升级与舒心日子在此交融,共同缔造的理念与美好幸福江岸“开花结果”在此交映。

两个月前,后湖大道和建设大道延长线交会处,武汉市第八医院迎来搬迁后湖新院区两周年。

走进武汉市第八医院,门诊大厅电子屏上,展示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专家门诊安排,肿瘤中心、中医科、康复医学科、心脏与大血管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骨科、眼科、泌尿外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入驻,每天都有协和专家为居民看诊。

市民陈岚挂了武汉市第八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专家邹枕玮的专家号,得知每周三邹枕玮都会在八医院的肿瘤科坐诊,她十分安心。“以前看病往协和医院跑,去一趟得坐近1个小时的公交,现在,家门口过个马路就能挂到协和专家号。”

在江岸区的部署下,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市第八医院建立了托管关系。在探索“党建+”的新模式下,该院围绕“强专科、大综合”的发展理念,持续擦亮肛肠专科“金字招牌”的同时,承接医疗“国家队”的技术实力、管理理念和科研指导,让“看病不走远,首选八医院”的理念深入江岸居民的心里。

依托“国家队”力量,武汉市第八医院各专科建设百花齐放,刷新了医疗服务的“幸福指数”。高质量医疗供给与居民“病有良医”的愿望在这里交汇。以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骨科、泌尿外科等为代表的专科逐步成为医院新名片,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全力发展,打造后湖片区“10分钟急救圈”,打破后湖70万居民看病难的格局。

武汉市第八医院还实现了全时段接诊,针对“上班族”问诊需求,开设夜间门诊服务等,居民切实感受到高质量医疗供给“靠得住”“有温度”。

后湖片几乎每一个住宅区都开设有幼儿园,周边育才怡康、育才行知、育才可立、育才实验等育才系小学相继落户,与同安小学,武汉汉铁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以及武汉市第十三中学互为补充,完善教育体系。“我们上有老,下有小,住在这里能病有良医、学有良师,一家人的生活都能照顾周到。”陈岚由衷感叹道。

今年大学毕业后,李晓慧将租房的范围锁定到了后湖片,最后落定在后湖大道—建设大道延长线交会处、汉口城市广场附近。她说:“这里,多条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交会,下楼就有商场、便利店、美容美发店、过早店,不管是买菜、吃饭还是购物都很方便。向南和向北走不到10分钟还有两个公园,晚上回来遛狗,太舒服了。”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断升级与居民的舒心日子在这里变化、交融,还体现出时光的质感。

家住后湖幸福时代的陈爽依然记得,2014年,下班经过后湖大道和建设大道延长线交会点的十字路口,就看到了汉口城市广场综合商业体迎来一批主力店的消息。2017年,她将家人都带动过来,在周边买房、安家。“一碗汤的距离,刚刚好,我们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汉口城市广场也在不断根据周边居民的“口味”调整升级,丰富业态。2023年,以“美食街区+潮趣时尚”的全新面貌亮相,全年客流量超1700万人次。负一层的桔紫食集火爆亮相,汇集50余家网红特色餐饮和遛娃儿童剧场,为后湖年轻家庭客群打造了专属的“HAPPY站台”,每到晚上和节假日,这里飘香四溢,人潮涌动。

不远处,龙湖天街后湖大道店开业在即,为后湖居民的品质生活提能升级。

利用高楼大道间不起眼的城市角落,如一颗颗透亮的绿色明珠般的口袋公园,点缀城市风景,点亮居民的美好生活。时之间口袋公园、汉广海棠公园小巧精致,绿色空间触手可及。紧邻河道的后湖公园,内部包含球场、羽毛球馆等多个运动空间,原生态的绿道景致吸引不少居民在此处散步和跑步。

汉广社区还联合商圈企业,动员职工和片区居民共同参与在公园内举行的荧光夜跑活动,促进邻里互动交流。

2023年底,武汉市作为国家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37个试点便民生活圈全部通过商务部验收。江岸区后湖街道汉广社区是试点之一,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为后湖新城的宜居高品质生活盖戳。

江岸区后湖街道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遵循“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缺什么、补什么”“因地施策、一圈一策”等原则,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成为居民家门口的高品质“幸福圈”。

半个月前,江岸区百步亭社区温馨苑罗马广场上十分热闹,爱心义诊、便民理发、修鞋……一场爱心便民服务活动在此开展。

“罗马广场改造好后,我们议事和活动都有空间了。”居民孙朝娟是一名老党员,也是社区志愿者团队里的一员。2003年退休后,在社区创办关爱站,联合退休医生为居民义诊,发挥爱好,教居民唱歌。

温馨苑是个20多年的老小区,罗马广场面临着基础设施老化、建筑物年久失修等老旧小区共性问题。

江岸区红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及共建单位出资出力,通过社区公众号发布征集罗马广场设计方案通知,收到90多份来自居民的广场设计线稿作品,以此为参考实现了对广场的翻新改造,增设了照明灯提升亮度,进行地基改造提升平整度,并且联动志愿者团队与热心居民和物业一起重新修整花坛园林,增设绿色驿站,共同缔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阵地。

改造后的广场划分清晰,活动越发丰富。

绿色驿站由园艺志愿者承包照料,广场桂花树下的“邻里会客厅”,居民们乘凉休息,聊天议事。

节假日活动越玩越潮流,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音乐会、打卡等形式,活跃气氛。

孙朝娟感慨:“在温馨苑住了20多年了,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有的老人只要是升国旗,拄着拐杖也要来。”温馨苑党总支书记贾芳说,“家国文化能增进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凝聚力。”

百步亭社区是全国首个不设街道办事处的新型、超大型社区,居民18万人,从城中村蜕变成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百步亭社区党建工作法和“百步亭经验”在全国推广。

目前百步亭社区共建立320多支志愿服务队,如“抱抱团帮帮邻志愿服务队”“温馨苑园艺志愿服务队”等,近5万名注册志愿者,人人各尽其能,百姓各得其所。

江岸区共同缔造理念和共建美好幸福江岸的生动实践,在这里生根结果,辐射开来。

作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江岸具有较好的共同缔造工作基础,在68个小区开展共同缔造试点扩面,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到边到底建组织,凝聚合力办实事,着眼长效建机制。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

江岸区以后湖大道与建设大道延长线的交会点为支点,聚力城区建设转型,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品质城区。坚持转型与更新并重,推动大后湖片区产城融合发展。同时,牢固树立“抓民生就是抓发展”理念,积极回应群众对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的需求,让这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路口,见证着城市的发展与变迁,承载着民生愿景落地为幸福实景。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