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
《湖北日报》头版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栏
报道江岸办户口缩短至10分钟以内
“请问办护照,需要带哪些材料?”
近日
在江岸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
市民李先生没有去窗口排队咨询
而是直接走到一台智能设备前询问
清晰的语音回答随即响起
“您好!
办理护照需要携带以下材料……”
大屏幕同步显示出详细的清单
和流程指引
这台能说会答的设备
正是江岸区
4月新上岗的AI数字警察“楚安安”
江岸区政务中心聚焦群众办事堵点痛点,以科技赋能和流程再造为抓手,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暖心办”加速跃升。
“反复跑腿、咨询等候时间长”曾是群众办事的烦心事。区政务中心公安窗口民警介绍,作为全市首创,AI数字警察“楚安安”能清晰准确地与群众进行语音交互,可帮助市民快速了解、对接办理户政、出入境等50多项高频业务,材料清单、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一目了然。目前,它已精准服务2000余名群众,收获大量“点赞”。
“户政、出入境业务的平均办理时间,从过去的1小时大幅压缩至10分钟以内,让‘一次办成’更有保障。”褚畅羚说,公安窗口全体人员“以学促干、以干践行”,在科技上新的同时,不断升级“党员示范岗”服务,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与“主动上门、精准解难”紧密结合。
自党员先锋岗成立以来,先锋岗成员采取“一小时应急响应”制度,不管是医院、企业单位、养老院、学校,还是武汉周边城市,都有江岸公安上门服务的身影。穿越8年酷暑与寒冬,他们已累计上门为700余人次办理身份证明。
区政务中心公安窗口的创新实践,是江岸区深化作风建设的生动注脚。“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将学习教育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贯通推进。”江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眼下,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暑期办证高峰,区政务中心已逐步启动“潮汐窗口”“专窗+综窗”等办证模式,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率,做好做实服务群众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6月23日
《湖北新闻》报道江岸
推动政策红利落到群众所需处
劳动街道黄浦雅苑小区新装了电梯,居民们很开心。
建于2000年的黄浦雅苑小区。电梯“超龄服役”,有时一天能坏两次。“到后来大家很怕了,有时干脆爬楼梯算了,现在解决了我们很大的后顾之忧。”居民刘先生表示。
老电梯换新,钱是大问题,一部电梯16万如何分摊,居民们很难达成共识。
江岸区推行“片区组团式”党建联建协作,区住更局联合街道社区,以开门教育为抓手,化身网格员,挨家挨户“算账”,面对面倾听诉求,同时,帮居民们申请“超长期国债”,每部电梯能拿15万国债补贴,剩下的钱居民分摊。就在5月底,黄浦雅苑13部老旧电梯全部换新。
今年以来,江岸区已完成老旧小区电梯更新162部,位居武汉市榜首。
“遇到这样一个机遇,像及时雨,按我们武汉人说话就叫做瞌睡碰到枕头。”黄浦雅苑小区一栋一单元楼栋长王捷表示。
“以前我们主要是将政策下发到街道社区,现在我们是直接面对居民,让居民更加深入地了解政策,我们可以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都学习沿用。”区住更局物业管理科负责人。
江岸区400多名党员干部主动下沉一线访民情、解民忧、惠民生,收集社区设施老旧、停车难等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近500个。推动解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适老化升级,智慧停车系统建设等问题105个。
区委组织部组织二科负责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提升学的质量,加大查的力度,拓展改的成效,以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让群众切实地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成效和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