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操场边
十余台智能运动设备安放在各个角落
下课铃声一响
孩子们就纷纷来到设备前
扫描录入人脸后
跟着屏幕上的运动指导
开始练习深蹲、跳绳等运动
此时
每个孩子的运动数据都会实时汇总到
位于学校一楼广场的智慧大屏上
从身体形态、行为习惯、基本体能
运动兴趣四个维度
形成一份专属的运动健康档案
这个无处不在的“运动记录员”——由江岸区“种子企业”中体慧晟(武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体慧晟)研发的“智美少年健康数据平台”。它由布设在校园的200多个AI摄像头、十余套智能运动终端以及一个智慧大数据平台组成,全方位采集孩子的运动数据。
“AI摄像头具备人脸识别功能,智能运动终端有十多种运动的视频指导,不仅能激励孩子踊跃参加课间活动,也帮助体育老师掌握每个孩子每天的运动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体育课的内容。”中体慧晟合伙人彭超介绍。
中体慧晟是一个由体育专业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组成的二次创业团队,1993年出生的彭超是团队带领人之一。2017年,24岁的彭超从知名摄像头企业离职回汉,与合伙人一起投身智慧体育行业。
“此前我们研发过一款软件,用手机摄像头就能检测运动动作是否达标,在学生居家体育测试中广泛应用。这些年,武汉市学生体测频率从一年一测提升到一年多测,越来越重要。如果把我们的技术放到校园里,实时记录孩子的全天运动数据,能更好地对体测进行数据补充。”彭超说。2021年,他们在江岸区注册成立中体慧晟。
1995年出生的李冲在担任中体慧晟市场总监之前是一名持证跆拳道教练员。研究小学体测场景时她发现,一个4000多人的小学一年进行4次体测,会产生12000多人次的体测数据,数据整理工作非常庞大。对接团队进行研发时,他们专门设计体测数据实时采集功能。体测结束后第二天,每个孩子的体质档案就已经自动生成出来,随时供体育老师使用。
1998年出生的朱爱清负责技术研发的程序员,他的团队里还有两个“00后”。对他们来说,理解和梳理几千名学生的体育数据,并将其呈现在数据大屏上是最困难的。为此,朱爱清在学校驻点工作,通宵干了好几回,把数据整理成运动次数、运动时长等类别,体育课堂、运动小站等场景,在大屏上一目了然。
如今,“智美少年健康数据平台”入选工信部、国家体育总局智能体育典型案例,成为全国100个标杆项目之一。今年5月,“智美少年健康数据平台”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亮相,获得国内外教育专家一致关注和好评。
中体慧晟入选江岸区首批“种子企业”后,江岸区安排来自科技、金融、人才、审批、商务、司法、应急、数据等8个部门的工作人员组建企业服务“陪跑团”,全周期服务企业成长,中体慧晟的产品很快从武汉向全国大中小学推广。在武汉理工大学,中体慧晟还在部署人工智能大模型,正把“运动记录员”升级成“健康专家”,帮大学生出具个人运动指导。
彭超说,他们的产品还在迭代升级,更深入地挖掘体育大数据的能力,用技术指导体育锻炼,“未来,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运动与健康数据都可以记录在这套系统里,这个‘健康专家’将伴随他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