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微风轻拂脸颊,送来初秋清凉,江岸区同学们迎来全新学期。全区七万多名小学生同上“江岸之光·行走课堂”开学第一课,本次活动以“弘扬三大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将课堂搬到江岸区红色场馆,通过拼图、歌舞、情景剧等多种形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听党话、跟党走,为全区学子筑牢思想根基、激发新学期成长动能。
在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同学们通过许世友将军“铁拳”、詹大南将军“草鞋”、吴焕先将军“红心”等主题拼图,解码“革命密码”。师生们以红旗舞、配乐诗朗诵《大别山上红旗飘》,再现二十八载红旗不倒的传奇。大家用地图标注、红歌传唱等重温星火燎原历程。同学们共同宣誓,立下“承红色薪火,做时代新人”的少年之志。
长江之畔,武汉防汛纪念碑与防汛陈列展记录着武汉人与洪水搏击的岁月。同学们观看1931年张公堤老照片,体会团结抗灾的集体力量。情景剧生动演绎“与1954年抗洪英雄的隔空对话”,传递手挽手筑人墙的责任担当。面对1998年龙王庙“生死牌”,用旧物故事诠释“誓与大堤共存亡”的热血。2016年、2020年抗洪中无人机巡堤、智能预警系统等科技防汛手段,更让同学们看到抗洪精神的时代延续。
武汉二七纪念馆的“抗疫展览”里,学生讲解员带来了温暖而有力量的故事。黄炜宸同学在家书中表达了对医护妈妈的牵挂与骄傲,“铁三代”孩子对坚守岗位的铁路爸爸的理解,一封封家书的背后,生动诠释了抗疫精神。“童心童语HUA抗疫”留言板上,孩子们用画笔表达敬意与理解,更坚定了新学期坚持锻炼、做好健康负责人的信念。
长春街小学面向社会开放“抗战奇花”孩子剧团陈列馆,邀请市民和兄弟学校的同学,共同探寻少年在抗战中以文艺为刃的救国历程。江岸区新学年“弘扬三大精神,争做时代新人”小学思政实践主题活动发布,长春街第二小学的同学们邀请AI机器人“小春”提出了不少活动金点子。全区小学生们将通过红色寻踪、抗洪回访、战疫采访“重走信念路”,借助故事会、演讲、情景剧等艺术创作“共话信仰光”,设立校园责任岗、开展公益行动等践行“齐承少年责”,在真实体验中传承精神、践行担当,培育新时代责信少年。
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开学第一课以“精神解码+实践体验”的方式,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少年可感可知的成长养分。下一步,“江岸之光·行走课堂”思政品牌将持续深耕本土红色资源,让思政教育走出课本、扎根大地,引导青少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精神传承中读懂家国大义,在实践行动中践行时代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