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市域社会治理江岸主笔人】四唯街道袁家社区持续营造“家文化”构建居家养老生活圈

2021-03-31 11:47   四唯街道  

为落实区委“要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在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挖掘一批富有江岸特色的创新实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江岸模式、江岸经验”要求,“大江金岸”推出“当好市域社会治理江岸主笔人”专栏,展示全区各战线、各街道在探索超大城市核心区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上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欢迎各单位踊跃向市域社会治理专班投稿。

作为典型的老旧社区,四唯街道袁家社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特征明显,65岁以上老人占社区人口总数20%以上。为此,社区以四大服务体系以及红色养老联盟为基础,搭建起居家养老生活圈,持续营造幸福、和谐的“家文化”。


家常便饭

“幸福食堂”圆老年群体社区餐桌梦

袁家社区于2018年9月开放幸福食堂,解决了社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的安全就餐问题。同时,袁家社区椿萱屋养老服务中心还兼具多功能活动室、日间照料室、图书阅览室、娱乐室等多个功能场室,满足辖区老年人在日间托管、休闲娱乐、纳凉取暖、一日三餐等基础养老服务上的需求。


家家安康

“远程照护”+“医养融合”做实居家养老

袁家社区发挥“红色养老联盟”资源优势,为辖区有需要的高龄独居老人全部安装远程照护设备,安排专人每天联系、一键互动,并与武汉市第八医院合作打造医养融合中心,定期提供健康状况检测、病情诊断、用药指导、中医康复理疗、健康宣教和健身康复指导等医疗服务,开通“绿色就医通道服务”,切实让老年人享受“楼上养老,楼下看病”的优质养老服务。


家长里短

“家·务工作室”促进居民互助自治

袁家社区志愿者队伍中的核心人员多为退休后的党员、志愿者,多年来以“红色管家”的身份参与到社区治理中,积累下不少服务居民、处理纠纷的经验。以她们为首的社区“智囊团”打造出“家·务工作室”,通过聊“家常”、传“家话”、理“家务”,化解街坊邻居间的日常矛盾纠纷,做好志愿者“传、帮、带”工作,发动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互助自治中来。


家传之学

“老年大学”引领终身学习新时尚

袁家社区通过分时段开放控制人数,做好通风与清洁、垃圾日产日清保障环境卫生,开放多功能活动室、健身康复室、书画室、图书阅览室等文化功能场室,坚持举办传统节日纪念活动、“长者生日会”、文艺演出,并承接了江岸区社区教育四唯街道分校,开设声乐班、民舞班等课程,满足老年人自发的、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

线上接龙、扫码支付、“健康码”等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保障信息化时代下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既要促进智能技术在老年人中的普及应用,更要坚守传统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兜底服务保障。四唯街道袁家社区将发挥“五社联动”作用,不断完善居家养老生活圈,以基础养老、健康养老、互助养老、文化养老四大服务体系构成的“家文化”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需求,实现家家安康、幸福和谐。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