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区“百人百年 红色足迹”巡回展第三期来啦!

2021-08-16 15:53   大江金岸微信公众号  

前  言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

江岸区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城区,革命历史悠久。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一系列重大事件在江岸发生,一大批历史人物在江岸留下印迹。1927年,中共中央多个机关迁驻江岸,中华全国总工会暨湖北省总工会亦设在江岸。1937年,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新四军军部等在江岸相继建立;江岸地区两度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工作的重地,许多重大决定在这里作出,许多重要文献在这里诞生。本次展览选取在江岸区学习、生活、战斗过的100名党和国家领导人、革命先烈、优秀中国共产党员和国际友人,进行宣传展示。他们的革命业绩和崇高精神,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也为武汉和江岸的历史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早期党组织创始人

21 恽代英

恽代英(1895—1931)原籍江苏武进,出生于湖北武昌。恽代英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恽代英在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后又创办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月,恽代英到武汉主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工作,任政治总教官,同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行径进行坚决斗争。1931年4月29日,被杀害于南京,年仅36岁。

22 李维汉

李维汉(1896—1984),原名厚儒,字和笙,又名罗迈,湖南长沙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后举行的中央委员会会议上李维汉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还被任命为中央秘书长。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指示,中共中央改组,成立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陈独秀停职。李维汉为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五个委员之一。在大革命遭受失败的严峻形势下,他参与决策发动了南昌起义。随后,他和瞿秋白主持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担任会议主席。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议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等组成中共临时中央局。

23 罗亦农

罗亦农(1902—1928),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易俗河雷公塘,原名罗善扬,字慎斋,后改为亦农,1921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下旬,罗亦农赴武汉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7月至9月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时值七一五事变,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就任后即着手清理、恢复党的组织。7月下旬,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主持部署武汉工人总同盟罢工,以响应南昌起义。8月7日,出席在汉召开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在会上指出:党过去“无一坚决夺取政权的决心”,“不注意夺取政权的武装”,“是革命的作客者,不是革命的主人”,还批评共产国际派来中国的代表用人不当。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

24 苏兆征

苏兆征(1885—1929),原名苏吉,广东香山县淇澳岛淇澳村人(今珠海市淇澳岛人),192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苏兆征到达武汉,代表中国共产党参加武汉国民政府,任国民政府委员兼劳工部部长。同年4月,苏兆征在武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7月,在汪精卫叛变革命的前夕,根据中共中央指示,苏兆征和衣政部长谭平山联合发表声明,痛斥汪精卫集团背叛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罪行,并退出武汉国民政府。同年8月7日,苏兆征参加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当选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常务委员。会后,苏兆征到上海参加中共中央的领导工作,负责中央财务小组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工作。

25 罗章龙

罗章龙(1896—1995),原名罗嗷阶,湖南浏阳人,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参加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并和李大钊发起组织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共创建时的党员之一。罗章龙是中国早期劳工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参与组织北方地区的工会,先后参加领导了1921年底的陇海铁路大罢工、1922年长辛店八月大罢工和十月开淉五矿大罢工等。

1923年在领导京汉铁路大罢工时,他和铁路工人一道在长辛店与反动军警搏斗中光荣负伤。这次罢工结束后,他一面组织善后救济工作,一面编写并于当年三月出版了《京汉工人流血记》一书。1926年秋,北伐军攻克武汉后,他奉调至武汉中央分局工作,兼任湖北省委委员、宣传部长和中共汉口市委书记。在此期间,他还担任了中共湖北省委机关刊物《群众》的主编工作。

26 王荷波

王荷波(1882—1927),原名灼华,曾用名满玉纲、彼得洛夫、汪一喜,福建福州人。192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4月,王荷波由白色恐怖的上海到了汉口,出席了党的“五大”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在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常委。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分共”,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为挽救革命,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原三教街(今鄱阳街)召开紧急会议,王荷波和杨抱安以中央监察委员的身份出席会议,与其他与会代表一起,制定了挽救党、挽救革命的正确方针。会上,王荷波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

27 林育南

林育南(1898—1931),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长期从事中国工人运动。1922年2月,林育南于苏联归国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武汉工团联合会秘书主任、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宣传主任,兼省工联机关报《真报》编辑。1923年参加组织和领导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后,林育南被军阀悬赏通缉。他编写了《二七工仇》翔实记述了二七罢工英雄史实,讴歌二七烈士的革命精神。并以《真报》的名义发表宣言,控诉吴佩孚、肖耀南屠杀工人的滔天罪行。

28 陈乔年

陈乔年(1902—1928),安徽怀宁人,陈独秀次子。1922年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共旅欧支部领导成员之一。1924年回国,先后任中共北京地委组织部部长、北方区委组织部部长。1927年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5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6月起任中共顺直省委委员、中共中央代秘书长。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陈乔年出席会议,并对其父陈独秀在大革命中所犯的错误进行了严肃批评。会后,被党中央调任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

29 茅盾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嘉兴人。1921年1月,参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由上海的共产党早起组织成员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1926年12月,受中共中央派遣,赴武汉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教官。4月,根据党的安排,调至位于汉口歆生路德安里一号的汉口《民国日报》任总主笔。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他在《民国日报》上整版地刊登讨伐蒋介石,号召东征、鼓动北伐的消息、社论和文章。5月21日长沙马日事变后,茅盾亲自撰写了《长沙事变》等四篇社论,揭露马日事变的真相,斥责湖南军阀的血腥罪行。七一五事变后,在党的安排下,茅盾辞去《民国日报》的工作,撤离武汉。

30 杨匏安

杨匏安(1896—1931),广东香山县南屏镇北山村(今属珠海市)人,原名锦涛,笔名袍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广东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之一。1927年4月初来到武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杨袍安与武汉等地的国民党中央委员联名在汉口《民国日报》上发表讨蒋通电,指出蒋介石已公然背叛革命,号召全国人民“去此总理之叛徒,本党之败类,民众之蟊贼”。同年4月,杨匏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随后按国民党中央决议,与江董琴成立国民党闽、粤、桂三省党部驻汉办事处,负责接待和联系福建、两广因遭反动派压迫而流亡至武汉的革命同志。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