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近日,江岸区文明程度指数季度测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以热度带动广度推进深度。今年以来,我区多措并举,持续推进文明创建制度化、常态化,助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
强化组织领导,将压力传导到最后一米
落实区、街、社区三级包保制度,区主要领导亲自抓、抓落实,高位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区委分管领导一线抓,坚持一周一调度,深入重点公共场所持续开展文明创建检查,指导各街道各部门抓好对标创建、长效管理。100余名街道班子成员对口包保141个社区,800余名基层干部对口包保800余个重点点位,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创建体系、工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有人抓,层层压实责任,真正落实到位。
坚持以测促创,着力补齐创建短板弱项
启动江岸区文明程度指数季度测评,从2022年开始,每季度集中开展一次全区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覆盖16个街道、15个部门及百步亭社区。通过季度检查,及时找准全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顽疾问题,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促使文明创建问题实现早发现、早整治、早达标。全区文明程度指数季度测评情况将在全区进行排名通报,测评成绩列入文明创建绩效考核,作为当年文明街道或文明单位考核管理的重要依据,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突出活动引领,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度满意度
在全市各城区率先行动,将每周五定为全区“文明实践日”,推进文明实践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在线上,创新开展江岸“云上小喇叭”直播活动,首期直播活动获得12.8万群众关注,并将“云上小喇叭”直播镜头将推向各社区、单位、企业、校园、楼宇,不断发现文明、传播文明。在线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整合各方资源,坚持“一月一主题、周周有活动”,先后开展“我们的节日 春节元宵节”“争做好少年 喜迎二十大”开学第一课、融雪除冰应急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主题活动,让文明实践活动惠及群众、滋养群众、引导群众,凝聚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群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