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长江日报》头版刊发报道《老旧小区物业费难收怎么办?如何推动商圈和社区融合?名书记为年轻书记“把脉问诊”》,聚焦江岸区大力实施社区党组织书记成长计划,全面提升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
△江岸区社区党组织书记成长营——名书记领航营首期活动在西马街道江汉北路社区开展。
目前社区正在组建“红色业委会”,组建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江汉北路社区党委书记施敏:
“选好人、用好人、做好事。首先要发动政治素质高、热心公益、群众信任的党员骨干参与选举,发挥党员骨干的能力……”
近日,江岸区社区党组织书记成长营——名书记领航营首期活动在西马街道江汉北路社区开展。8位年轻社区书记代表现场谈治理难点问题、重点成长项目,市级、区级名书记对社区书记遇到的治理难题和成长项目逐一把脉问诊,出主意、提建议、传经验。
1
共享错峰停车位
社区携手企业融合共治
△名书记现场“把脉问诊”,为年轻书记答疑解惑。
汉广社区书记陈银香
介绍了自己的工作计划及遇到的困惑
“我们辖区有社区型商圈汉口城市广场,商圈既为辖区增添了活力,也为辖区带来了资源,如何整合利用这些资源,推动商圈和社区融合,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江汉北路社区党委书记施敏
向陈银香详细介绍自己社区的做法
“社区与企业是相辅相成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社区应给予企业足够的关心与关爱,与此同时,社区也要鼓励、引导企业参与社区治理。”
“施敏书记工作室”是市委组织部2019年命名的全市首批社区名书记工作室。
江汉北路社区在辖区九运大厦探索开展了“助餐、助居、助行、助医、助学、助岗、助娱”及“特色产品进社区、专业服务进社区、治理力量进社区、先进文化进社区”的“七助四进”服务。
施敏介绍,九运大厦有近40家非公企业,为方便企业职工停车,江汉北路部分小区为企业提供了错峰停车位优惠。在日常党建活动中,辖区企业主动认领困难居民微心愿,为辖区儿童赠送书包、护眼灯等学习用品。
施敏认为:“推动商圈和社区融合,需要畅通社区、商圈之间的内部循环,充分利用双方的平台优势、资源优势,探索党建共建新路子,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和水平。”
近年来,江汉北路社区与企业及社会组织合作,共成立了14支社区志愿服务队。不少企业志愿者在社区治理重难点问题中担起重任,形成社区治理中不可忽视的正能量。
2
先试用再收费
老旧小区物业用服务打动居民
△施敏向年轻社区书记分享社区治理案例。
袁家社区是一个老旧社区,2017年引入“红色物业”后,老旧小区居民缴费意识不够强,物业收费率不高,目前只能够维持物业基本收支平衡,难以提供更加优质的物业服务。
社区书记冯杰
怎样解决老旧小区收费难的问题?江汉北路社区党委书记施敏:
“专业物业不仅要引得来,还要留得住、作用发挥好。”
➣一方面,要先用贴心的物业服务让居民感受到生活的变化,获得居民的认同;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小区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头缴纳物业费。
施敏在现场分享了江汉北路18号小区专业物业的成长经验。“2017年,小区引入‘红色物业’后,我们采取先服务后收费的方式,以整洁、安全的环境来打动居民。”其间,武汉合家欢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只收取停车费,小区居民试用一段时间后再收物业费。此外,社区与小区党组织多次召开座谈会,商讨困难群众物业费减免等事项。
社区书记冯杰
物业公司在入驻前期运营困难,如何帮扶物业公司实现长期稳定运营?江汉北路社区党委书记施敏:
除了提供政策咨询、对接服务外,社区引导物业承接网管改造、楼道粉刷等惠民项目。此外,社区也帮助物业开拓服务业务,通过增设快递柜、提供低偿的维修服务来增强造血功能。
听了江汉北路社区老旧小区物业开展贴心服务、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的案例,冯杰表示:收获很大,对如何推动老旧小区物业走上正轨有了新的方向。
年轻书记带着问题来取经,名书记现场把脉问诊,各个社区推进治理有了方向,破解难题有了办法,打造品牌有了抓手。
江岸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江岸区将大力实施社区党组织书记成长计划,办好社区党组织书记成长营,通过策划“名家有约、名例分享、成名计划、名师问诊”等活动,全面提升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加快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服务能力强、治理水平优、群众评价好的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