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然地,都已经立冬了。送走了缤纷亮丽的夏日“多巴胺”,最近,秋冬“美拉德”也在全网掀起一股风潮。
“美拉德”色系以粽橘色彩为主打,多彩的夕阳晚霞、金黄的落叶、冒着热气的咖啡、棕色服饰穿搭......
这些棕褐、焦糖、红棕等色彩互相交织,构成浪漫的“美拉德”风景,一起邂逅江岸“美拉德”配色的温暖冬日吧~
很多人好奇,究竟什么是“美拉德”?
“美拉德”这个词汇源于食物中的“美拉德反应”,其带来的色调变化以棕色、褐色、焦糖色为主。
这个颜色乍一眼看,非常符合秋冬季节,氛围感满满,温暖又治愈人心。
寒风刮起,也给江岸的大自然染上一层专属于这个季节的“美拉德”配色。
在解放公园,晴朗晌午,柔煦的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地上,斑驳的光影随着微风起伏跳跃,金黄色的落叶层层铺满堆砌,甚是好看。
踩在上面,柔柔的酥麻感包裹着脚底,在一片窸窣碎裂的声音中,落叶与泥土厮磨着相互交融,吟唱生命的赞歌。
如果说落叶是“美拉德”调色盘的底色,那么银杏则是亮眼的“高光”,是令人迷恋的点睛之笔。
金黄灿灿,绚烂夺目,这抹靓丽色彩如同冬日暖阳一样,直直地照耀进心里,热情明媚,看得人心情大好。
无论是公园里大片的杏林,还是街边的小景,每一片银杏叶都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勾勒着季节风情。
冬天的韵味,还藏在红叶枫里。想起那句名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叶的独特,是在凋零的季节却依旧傲然飘扬在枝头,绽放热烈纯粹的美,像火一般渲染温暖着环境。
秋末冬初的杉树,虽然还未到最美的红颜尽染之时,但青绿中泛着微黄的景象,也是别有一番观赏味道。
倒映在湖面,静如止水,伴着暖阳的点缀,任何一个路过的人,都想迅速按下快门,记录下美好画面。
美食,是江岸冬日“美拉德”浓墨重彩的一笔。
寒冷的早上,步履匆匆地赶着上班,用一份热气腾腾的蒸笼包来慰藉心灵吧。
层层摞起来的蒸笼,在日复一日的高温熏染下早已褪去最初的色调,沉淀地如栗子色般,在升起的缕缕烟火气下更显得温暖。
寒意冬天,江岸街头飘来一阵阵栗子香,捧一包刚出炉的糖炒栗子,边走边吃,最惬意不过。
拨开深棕色的外壳,让热乎乎的栗子在嘴巴里来回打转,浓郁的香气在唇齿间肆意绽放游走,软软糯糯,清甜的口感填满心和胃。
趁闲暇,跟家人朋友在江岸来一场围炉煮茶,体验一下带有“美拉德”气息的“新中式”浪漫。
找个安静地方,摆上小碳炉,煮一壶暖茶,烤上自己爱吃的橘子、红枣、花生、红薯等等。
在炭火的衬托下,氛围感满满,整个人都松弛下来,享受这安谧幸福的团聚时刻。
在江岸,寻一隅去处,与“美拉德”撞个满怀。
这里的诸多老建筑,将“美拉德”风狠狠拿捏住了。巴公房子、吉庆街、咸安坊......每一处都自带滤镜。
寻一个周末,在街巷里走一走,静心品味历史留下的足迹,感悟岁月的流淌脉络,让自己的思绪随意散发游走,想想就很畅快。
偷得浮生半日闲,来解放公园里的“赫尔”茶屋,品一杯茗茶,翻一翻书,造一场冬日的浪漫梦。
这里随便拍一拍都很出片。廊檐下,花窗前,古色古香的建筑与静谧的公园融为一体,古朴中透着高雅感。
依湖而建的庭院,有一种曲径通幽处的感觉。抬眼所及,都是树木花草,连空气都是清甜的。来了,就不想走。
提到“美拉德”风,就想到咖啡店。
如一杯浓郁的咖啡,店铺的外观也是主打一个咖啡色,高级又治愈的暖色调场景,散发出温馨的感觉,仿佛要帮人找到冬日的小确幸。
冬日,将“美拉德”风穿上身,瞬间变成时尚界的弄潮儿。
“美拉德”穿搭的精髓在于粽橘色调的搭配,可以选择棕色、咖色、卡其色等低饱和度的衣服,不用过多修饰,就能营造出温暖舒服的感觉。
搭配的单品可以随机变换,比如将贝雷帽换成深棕色,再将围巾自然地半搭在身,马上变成另一种风格,高级感满满。
悄悄说,在解放公园,超级适合“美拉德”风的拍照,很出片。
更简单一点,只要穿搭一件棕色系的单品,也能变成”美拉德“女孩。
低调耐看也不缺时髦感,令人眼前一亮。
▍图片来自小红书博主@Takumi酱酱酱
季节轮转,美好依旧,“多巴胺”也好,“美拉德”也好,换一个心情,换一种欣赏美的视角。
在江岸,遇见不经意的美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