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不一Young | 从江岸出发,自由徜徉!

2024-03-01 11:42   区委宣传部、Wuhoooo哦嚯  

百年前,各省出产的农副产品从江岸的码头出发,运往西方各国。京汉铁路的落成,提升了武汉“九省通衢”的地位,人们从江岸出发,直达北京。

如今,这里15公里外是阳逻深水良港,25公里外是武汉天河机场,路网连接京珠、沪蓉高速公路。

长江二桥、二七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长江隧道、长江公铁隧道等“三桥两隧”沟通大江两岸,建成和在建的8条轨道交通站点遍布区内,形成了多功能、快速通畅的立体交通体系。人们从江岸出发,随时可以去往任何想去的地方。 

????

我国最早的长线铁路“京汉铁路”始发于汉口大智门火车站,这座被誉为当时“亚洲最豪华”的火车站,见证了中国铁路建设史及近现代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京汉铁路的全线贯通,打破了依赖于水道、驿道的交通网络格局,汉口也借由京汉铁路快速实现由传统商业市镇向近代都会的转型。

武汉这座城市仍在刷新着中国铁路的奇迹,曾经的京汉铁路则变成宽敞的京汉大道,奔驰而过的一号线贯穿整个新老汉口,也为江岸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

????

有人说,长江二桥是武汉最浪漫的大桥之一。

自1995年建成通车至今,武汉长江二桥一直作为武汉跨江交通的重要通道,连接起了一江两岸摩天大楼的雄壮气势,也承载着无数武汉人跨越长江的记忆。

它是长江灯光秀的绝佳观赏地,同时也是灯光的载体,当属武汉景观最丰富的桥梁之一。长江的壮阔,汉口江滩的芦苇,无一不吸引人们走上桥去,用双脚跨越长江,感受两岸的城市风光。

????

位于江岸二七革命纪念馆南侧的武汉二七长江大桥,同样为铭记历史而以“二七”命名。

二七长江大桥是武汉二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江岸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十余年间,它的存在不仅缓解了过江交通压力,缩短区域之间的距离,也构架起江岸市民的日常生活,激励这座城市不忘初心。

????

八百余载前,长江泥沙自然冲击形成一片江心洲,后来人们亲切地称其为武汉“城市后花园”。

四面环江的天兴洲唯美又淳朴,2009年,武汉的第六座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从此,大桥与天兴洲自然相映,形成独特的风景线。

贯通两岸的天兴洲长江大桥,是武汉三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座公铁两用的跨江大桥,也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后武汉第二座公铁两用桥,京广高速铁路穿越而过,与长江大桥形成铁路环线。

????

数十年前,当老武汉人还在乘船过江,每日奔波于两岸码头时,一定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我们能贯穿长江,引“巨龙”入江,实现五分钟从水下隧道过江的日常。

武汉长江隧道北接江岸大智路,下跨长江水道。历时四年,耗资20亿建造的它,宣告我国在长江上修筑的第一条公路隧道获得圆满成功,也使得江岸的过江交通形成了水上、水面、水下三维立体的格局。

????

武汉长江隧道横空出世十年后,2018年10月,武汉长江公铁隧道正式通车。

长江公铁隧道是世界上首座公铁合建的盾构法隧道、国内在建最大直径的盾构法隧道和长江中上游首条超大直径越江隧道,被誉为“世界级越江隧道”。

这座“超级工程”共分三层,顶层是公路层的排风道,中间是公路层的行车道,底部则是轨道交通7号线的轨行区。它的开通刷新并丰富了江岸人的过江交通方式。

????

2004年,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通车,11个站点贯穿江岸,从此,我们迎来了轨道交通时代。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地铁成为江岸日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便利了交通,也象征着文明和进步。

至今,江岸区轨道交通形成“七线齐发、三镇通达”新格局。地铁12号线处于施工阶段,14号线也已纳入规划,这些地铁线路将让江岸区的居民出行有更多的选择。

2023年底,国内穿越长江距离最长的地铁隧道——地铁12号线丹科区间大盾构顺利到达长江最深处,标志着越江隧道工程迎来了新的节点。

????

近些年,“微循环道路”这一说法开始频繁出现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这一拟人化的名词引用了人体的血液系统微循环来描述城市道路的小区域网络。

江岸利用起那些干道网络以外更加贴近市民生活需要的窄巷、小街等道路,通过疏通微循环网络,对干道网络进行分流,曾经生活中那些近在咫尺却要绕远的道路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江岸已完成包括永清街、怡和西路、华泰路等十余条微循环道路的建设,不久前九万方路工程也基本完工并开放通车,微循环道路进一步完善了江岸区城市微循环路网结构,有效改善了大家的出行条件。

/

交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一条条不断延伸的轨道,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

纵横阡陌间,铺设的是桥梁、隧道与路,架起的是幸福生活和美好愿景。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