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乏了,来江岸“Gap一下”!

©原创   2024-06-17 11:46  

继City Walk大火后,现在的年轻人又跟上“Gap Day”新风潮。

这届年轻人结合实际,将“Gap Day”演变出各种时间维度的版本。

从累月经年的“Gap Month(间隔月)”到争分夺秒的“Gap Minute(间隔分)”甚至“Gap Second(间隔秒)”,创造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Gap时间”。

Gap的时候,大多数人并不会带着目的性,而是更关注思绪的放空和内心的放松。

身处江岸的年轻人,因地制宜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把“Gap Day(间隔日)”这一时髦词汇玩出新花样!

今天一起来看看,江岸年轻人如何Gap 一下的吧!

当部分年轻人被“班味”包裹染上“淡淡综合征”,试图用低欲望、低能量、低姿态构筑出一个看似超然的“淡壳”。

有一部分人,则选择每天Gap一下,靠“主题月生活法”找回生活节奏。

这些主题可以是插花、阅读、跳舞等兴趣爱好,也可以是需要优先解决的事务,比如考试、工作,甚至是社交活动,比如与家人团圆、和朋友聚会。

与“佛系”的生活态度不同,“主题月生活法”更注重积极面对生活。

摄影:陈瑶

通过将短暂的热情延长至以月为单位的时间长度,并设定具体的目标和计划,进而可以更有条理地进行实践和体验,从而避免热情消退的窘境。

????

家住江岸的小雪,是一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今年年初开始,给自己制定了“主题月生活法”计划。

“白天要上班,晚上我就奔走在青少年宫、平和打包厂等各大夜校之间,完成我的‘主题月’计划。”小雪很享受每天的“晚八”时间段。“每当按照计划圆满完成了一个月的任务之后,那种成就感能让我重新找回自我、重拾对生活的热爱与自信。”

小雪表示,即便任务未能如期完成,也不会气馁,因为“主题月生活法”不受任何KPI的束缚和限制,也不在乎事情成功与否,“它的精髓在于自由探索和不断解锁生活的更多可能。”

“走,这个周末去市集转转!”逛市集、摆市集已然成为都市年轻人流行的生活方式。

市集相比于其他购物场所,融入各种文化元素,更增添几分腔调。

在江岸,市集的“姿态”多种多样,书籍、咖啡、面包、鲜花、非遗......都能摆成市集。看的是非遗手工琳琅满目,品的是特色美味香气扑鼻。

好好享受生活、大力拥抱生活,也是不少市集的初衷。

把细碎的烦恼抛到脑后,带上期待与热情,逛一下午市集,让日子盛开万千繁花。

Gap的时候逛一逛市集,除了可以淘到别具一格的宝贝,还能在多元的文化碰撞中来一场心灵的洗涤。

在黎黄陂路摆市集的小爽,是一位广告人,因为工作性质需要源源不断的灵感支撑。

????

“逛市集是我Gap Day的专属充电方式。”小爽碰到休息日,就“泡”在市集。“前几年我总往北上广跑,那边的市集文化发展更‘超前’,每去一次都能碰撞出不少灵感火花。”

作为市集狂人,小爽去过全国各地不少大大小小的市集。“不过这两年咱们江岸市集业态发展很成熟了,像前不久在良友红坊的愈见自然市集、平和打包厂的WHAB艺术超级市场、平和坊的中法喜剧美学市集等等都办得有声有色。”

小爽兴奋地表示,现在想逛个高质量市集,家门口就有。

年轻人热衷市集并不单是喜欢市集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以这种生活方式为依托,打造属于自己的精神乌托邦。

有人爱上逛菜场,和摊贩唠唠嗑,看看蔬菜瓜果,用“接地气”的方式感受触手可及的“小确幸”;有人积极践行“20分钟公园理论”,在春日午后的草坪上松弛躺下......

在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中,年轻人总用“社会的边角料”“满身班味儿”来自嘲。

在“多任务线并行”的状态下,神经时刻紧绷。

江岸年轻人以“Gap一下”这种个性化的方式缓解压力,用更为精简的碎片时间尝尝休息的甜头,让肉体与精神一起下班。

在Gap的时间里彻底把手里忙活的事抛到脑后,躲开焦虑情绪的追击,全心全意享受这一天的美好闲暇。

去看展、去画画、去江边对着天空发呆、去数窗边的大树究竟在一个小时内会被吹落多少片叶子,顺手拍上一份plog......

可见,“偷得浮生半日闲”,凡事皆可Gap。

Gap的本质是为了寻求生活与工作的平衡点,用珍惜的心态对待放空的时光,短暂修整后,攒足力气继续“升级打怪”。

就像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写道的那样:“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吗呢!”

回归更为悠闲的生活步调,从而更坚定地奔赴下一站山海。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