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斗云”“千里眼”,你不知道的食品安全黑科技

©原创   2024-12-25 10:02  

在江岸,一个二维码便可追溯一棵蔬菜“旅行足迹”,移动“千里眼”直接触达餐饮后厨……

身处这个智能化驱动的时代,科技正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强大引擎,助力打造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

下午4点,红桥蔬菜批发市场的生意紧锣密鼓地开张了,托运蔬菜的车辆频频进出市场。

·

“吴师傅,给我拿一箱菜薹、两箱辣子!今天的菜是不是本地菜?”

菜商吴亮没有直说,而是指向每个摊位前都会悬挂的一个二维码,卖了一个关子:“你扫个码就晓得了。”

原来,这张二维码蕴藏着不少玄机:扫描之后,如同驾着筋斗云,轻松溯源手中蔬菜的“出生地”。

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我们通过多个环节来巩固市场食品安全的屏障,确保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买到放心的农产品。静态追溯二维码也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进入红桥蔬菜批发市场销售的蔬菜,必经三道“安全关”。

第一关是入场前的合格证明查验,只有持有合格证明的商户才能进入市场销售。

第二关是市场内配备的智能快检室。

市场每日对入场产品的农残进行抽检,并在当日公示快检结果。

一旦发现不合格的产品,相关部门会立即采取措施,暂停销售并追溯到源头。

而吴亮所说的溯源二维码,便是其中的第三关:由市场开办方统一印制的“销售一票通”。

商户在各自摊位上悬挂信息追溯静态二维码并将追溯信息上传至后台,顾客可通过扫码随时查看营业执照、合格证明、产品来源等内容。

“以前我们做生意也会注意货源,而且有合格证明才能进到市场来。但顾客可能不知道,现在有了这个溯源的二维码,可以让大家买得更安心,我们也更有信心。”商户张文凯说。

在武汉天地壹方南馆和大智美食集市的餐饮店内,各式餐点在后厨炉灶上翻炒、煎炸。

食材的香气弥漫开来,与厨房中忙碌有序的身影交织在一起。

图源:长江日报

在这些热闹的幕后,一批高科技“千里眼”正无声无息地监控着后厨各个角度的实时场景。

后厨的卫生状况、菜品加工流程、菜肴成色以及食品原料的储存情况都被清晰地投放在监控屏幕上。

图源:长江日报

通过中国移动泛园区智慧监管平台,监控画面可以同步至监管部门的鄂食安监管平台,实现后台统一监管。

而5G+AI的智能识别技术可以精确识别后厨工作人员的着装规范以及厨房整体卫生环境状况。

当后厨人员未佩戴厨师帽、口罩时,系统会自动察觉违规行为,即刻触发警报,及时提醒管理人员予以整改,从而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这种“互联网+AI明厨亮灶”的模式让餐饮后厨从隐秘的幕后走向敞亮的台前,摇身一变成为消费者可视、可感、可知的放心厨房。

图源:长江日报

据悉,目前江岸全区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公办养老机构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完成率100%,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对接鄂食安监管平台完成率100%。

除壹方南馆、大智美食集市2条网络餐饮“互联网+明厨亮灶”样板街,建设永清街道放心街道、百步华庭社区放心社区。

建成桔紫市集、咸安坊、万象城负一楼3个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区,累计完成商户创建提升200余家。

图源:长江日报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深度渗透到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手段逐步向智能化、透明化、精细化转型。


无论是通过“筋斗云”般的追溯体系,还是借助智能化平台对餐饮单位进行实时监管,江岸正在利用这些“黑科技”为我们构建一个更加可靠的消费环境。

从源头追溯到消费终端,每个环节都能实现精准监控,也让我们的每一餐都能够安心享受。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