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先锋队”出动!科技赋能,解锁不一样的“思政课堂”

2025-06-30 10:47   区委宣传部 楚才竞赛委员会办公室  

当AR技术带你亲身“经历”那段烽火岁月,当革命后代讲述先辈抗战故事,当剪纸艺术定格英雄记忆……

6月27日

“江岸之光・行走课堂”

青少年思政实践活动

迎来“追光先锋队”首场探索之旅

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

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教育

正以创新形式点燃少年们的爱国热情

带领学生们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活动现场,学生们沉浸式体验红色剧游《烽火少年行》,穿梭在张自忠路、郝梦龄路、陈怀民路、胜利街……致敬英雄,感悟情怀,解锁一个个趣味挑战。

△ 学生们打卡红色剧游《烽火少年行》。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剧游将我们馆藏的一些珍贵历史照片、展陈等内容,通过数字化技术将线上线下打通,让红色记忆更加鲜活、立体。”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工作人员熊婧洁说。

△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工作人员熊婧洁为学生讲解抗战历史。

“此次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必须走出教室、贴近生活、对话历史。未来的教学中,我将借鉴此次活动的经验,把更多实景课堂、人物访谈融入课程设计,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真正实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的育人目标。这场活动也提醒我,唯有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深挖育人资源,才能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灵魂之课’。”作为本次活动的思政导师,武汉市育才怡康小学思政教师王黎说。

△武汉市育才怡康小学思政教师王黎分享活动心得。

通过拍照扫描路牌,还能触发AR还原抗战时期场景,“《烽火少年行》红色剧游让我与英雄跨越时空对话。”长春街小学四年级陈昕扬感叹道。在完成任务、解密线索的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抗战时期英雄的使命。

△长春街小学四年级陈昕扬发表活动感悟。

郝梦龄将军孙女郝枚、郝玲受邀来到活动现场,将活动推向高潮。她们深情讲述先辈的抗战故事与代代相传的家风。郝枚奶奶分享道,“我的爷爷常说,对国家的忠,是更大的孝。国家沦陷,何以为家?忠、义、孝统一的爱国情怀,是我们家风的底色。”

△ 郝梦龄孙女郝枚、郝玲分享家风故事。

“英雄的事迹,正以另一种形式在世间延续,他们用生命镌刻的信念从未褪色。”育才怡康小学三年级田瞻宁说,“我和刚刚一个小队的同学约好了要一起看今年9月的阅兵,把现在的盛况写给当时的英雄!”

△育才怡康小学三年级学生田瞻宁有感而发。

台下,孩子们个个挺直腰板,眼睛一眨不眨地听着,他们深刻体会到英雄背后的家国情怀,在心中种下了责任与担当的种子。“听完英雄的故事,我会努力成为能保护家人、守护祖国的人。”钟家村第一小学二年级余佑泫说。

△ 钟家村第一小学二年级余佑泫表达感悟。

活动还设计了非遗体验互动环节,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剪纸课堂,为这场红色之旅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市青少儿剪纸学会副会长林君手持剪刀,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剪纸技艺的精髓娓娓道来。学生们以和平鸽为关键元素,沉浸于剪纸创作之中。剪刀开合间,纸张翻飞流转,两只栩栩如生的和平鸽跃然而出,传递对世界和平的殷切期盼。

△ 市青少儿剪纸学会副会长林君教授孩子剪纸技艺。

这些剪纸作品,不仅是对英雄精神的深情致敬,更是非遗文化在新时代少年手中的生动传承与创新。孩子们用指尖的温度,赋予传统剪纸艺术新的生命力,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红色精神的滋养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也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种子,在少年们心中深深扎根。

△ 学生们全神贯注完成剪纸作品。

△学生们展示剪纸成果。

去年,江岸区“江岸之光・行走课堂”青少年思政实践活动,面向全区中小学生推出革命信仰、时代发展、生命价值等5条追光线路,孩子们迈开脚步,追光而行,收获满满。

今年,围绕“红色基因传承+AI科创未来”主题,“江岸之光・行走课堂”面向全社会推出线上红色剧游《烽火少年行》,全市百余名中小学生报名线下活动,进一步推动“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深度融合,探索打造课内课外、网上网下、校内校外相融合的思政育人路径。“烽火少年们”既可以踏上江岸以英雄命名的一条条街道,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也可以足不出户在线上解锁红色教育“大思政课”。

(点击海报了解“江岸之光·行走课堂”活动详情)

下一步,江岸区还将持续开展烽火少年小记者、智绘里份新生等“江岸之光・行走课堂”系列思政实践活动,为培育兼具家国情怀、科技素养、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点亮“江岸之光”。

关注“大江金岸”官方微信公众号

获取最新活动资讯

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

想要体验AI实景剧游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