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喊话全球投资者:一起迈向3万亿

2025-07-31 17:39   武汉发布  

“欢迎全球投资者来汉投资,与武汉一起迈向3万亿,共赢未来!”

7月29日,在武汉市“建设支点当好龙头”系列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投资武汉 共赢未来——以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会上,武汉市投资促进局(武汉市政务服务局)局长张智向全球投资者发出邀约。

“投资武汉共赢未来——以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会现场。

武汉向全球晒出投资机会 

站在GDP向3万亿元冲刺的关键节点,武汉正以“创新链+产业链”双轮驱动,锚定“制造业立市、产业高端化”方向,重点打造跨越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活力之城。

报告会上,张智晒出武汉投资机会:“光谷”向“存储之都”加速迈进;“车谷”打造“车能软芯材”产业集群;“网谷”布局网络信息安全、数字经济底座;“星谷”集聚空天信息、航天材料项目;“药谷”突破性发展“AI+创新药”“AI+医疗器械”。

武汉市投资促进局(武汉市政务服务局)局长张智作主旨报告。

新兴赛道同样潜力无限——低空经济领域,汉阳造低空生态中心等项目抢占先机;人工智能领域,联动高校与协会推动创新资源对接;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延伸,正吸引一批国际企业总部落户。从“项目思维”到“生态思维”的转变,让武汉形成“既有参天大树、又有茂密丛林”的产业格局。

武汉打造世界领先的光电子信息产业。

作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与“五型”国家物流枢纽,武汉正以“临空、临港、临铁”经济为抓手,打造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天河机场与花湖机场“双枢纽”驱动,吸引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等临空产业集群;长江沿线布局临港产业基地,推动绿色智能船舶、游轮文旅等业态发展;杨春湖高铁商务区依托“米”字形高铁网络,打造辐射中部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武汉汽车产业加快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

张智介绍,面向全球,武汉持续织密招商网络:在德国、中国香港经贸合作处基础上,今年将新设日本、新加坡招商“工作站”,通过AHK等市场化机构链接欧洲汽车产业资源;深化中法生态城、中德国际产业园建设,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打造欧资聚集区;依托“楚材聚汉”计划,联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联络站,促进“校友项目+楚商资本”高效对接。“相约春天赏樱花”“6・26投资促进大会”等活动,更成为展示武汉机遇的重要窗口。

外资企业纷纷按下“加码键”

报告会上,多位在汉外资企业代表通过现场视频连线展现武汉“磁吸力”。

沃尔玛(中国)公司事务湖北区总经理余文聪感慨,从2021年光谷店、2023年汉阳店到2025年江岸店,5年3店的“加速度”映射着企业在汉布局的全面升级。

“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武汉不仅拥有超千万常住人口的庞大消费基数,更是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余文聪表示,2020年的武汉市场展现出的韧性远超预期,湖北区域当年即实现双位数营收增长,且强劲势头延续至今。如今,14家门店覆盖全城,全球电商武汉办公室今年启用,两座智慧物流中心高效运转,沃尔玛在汉整体规模较5年前已扩大40%。

“从洽谈到奠基,奥托立夫武汉研发中心在东西湖区仅用一年多便顺利落成。”奥托立夫(上海)汽车安全系统研发有限公司工程运营及客户卓越总经理朱武介绍,近年来,公司在武汉的发展早已超越单纯的生产线引进,而是迈向了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合作网络。武汉研发中心的建立,不仅是企业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更是武汉作为中部地区外资高地实力的有力印证。未来,这座规划超400人的研发中心,将与本地整车厂、高校深化合作,共同提升中国汽车道路安全水平。

“从项目立项时的高效审批,到政策红利‘免申即享’的精准触达,武汉的开放姿态让我们敢投、愿投。”普旭集团武汉公司总经理吴飞介绍,武汉已成为集团全球战略的关键支点,其全球第8家制造工厂选址于此,不仅是集团海外最大单笔投资,更是对武汉营商环境投下的沉甸甸“信任票”。作为普旭在华首个集生产与研发于一体的战略基地,武汉项目首期70亩建设,在“全速推进”的政务服务保障下高效落地,未来将立足武汉,辐射全球。

在汉外资企业代表通过现场视频连线展现武汉“磁吸力”。

从精准对接外籍员工子女入学需求,到助力企业核心人才融入本地生活;从提供多语种办事指南、开设外语服务专窗,到组织各类文化体验活动……中国美国商会华中分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卡腾龙(SteveCarpenter)在视频连线中感慨道,在武汉生活的近20年里,他亲身见证了这座城市对海外投资者始终如一的关怀与支持。

据悉,2024年,武汉全市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07家,同比增长7.7%,共有31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汉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稳居中部城市第一。

校友企业重仓布局武汉

“中科慧拓全国总部落户武汉,不仅是乡情所系,更因为武汉的综合优势吸引了我们。”报告会上,中科慧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陈龙作为楚商和武汉大学校友代表,讲述企业重仓布局武汉的双重考量。

中科慧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陈龙作主题报告。

在上月举行的2025武汉投资促进大会上,中科慧拓宣布将全国总部、研发中心和产业中心项目落户东湖高新区,计划在5年内投资约20亿元。“家乡的诚意呼唤、政策的坚实保障、真诚的服务,是我们这些在外游子难以抗拒的引力。”陈龙感慨。

陈龙认为,武汉重视科技创新与民营经济,产业基础雄厚,尤其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有助于企业加速技术迭代与商业化。同时,武汉科教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便于企业吸纳顶尖人才,构建强大本地化团队。此外,武汉的交通区位优势意味着更低的沟通成本、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广阔的市场辐射能力。“选择武汉就是选择了中国经济版图的‘十字路口’。”

“中科慧拓全国总部落地武汉,是起点而非终点。”陈龙表示。他介绍,企业将在光谷建设高标准的总部研发中心,汇聚来自全球顶尖AI研发人才,推动行业相关基础理论突破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充分发挥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优势,积极拓展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全方位赋能。

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秦尊文作主题报告。

围绕全面推进“楚商回乡”“楚材聚汉”行动,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秦尊文现场建议,武汉可以充分发挥驻外办事处、境内外商协会作用,设立楚商之家、楚商回乡招商联络站,搭建常态化对接平台;同时,进一步推进“校地融合+生态培育”,举办全球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并建立楚商、企业、校友、人才等四大核心数据库,动态匹配投资需求,然后按专业领域精准对接校友企业;此外,设立楚商总部示范园区,盘活存量楼宇承接产业回归,发展“学院经济”。

武汉“高效办成一件事”

“招商引资不是‘一锤子买卖’,项目签约只是起点,真正落地见效才是关键。”29日,武汉市投资促进局(武汉市政务服务局)将一线服务企业和项目的真实案例搬到了舞台上,展现出武汉务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努力。

前些年,企业办事人员常常抱着一大堆资料往政务大厅跑;现在,企业追加投资新项目,从拿地到开工涉及11个部门的23个审批事项,办事人员只需动动手指在手机上就能搞定。“以前我追着窗口跑,现在服务追着我跑。”报告会现场演绎的这一幕情景,如今已成为项目落地武汉的标配动作。

报告会上的情景演绎环节展示企业办事从原来“跑窗口”到如今“掌上办”。

对于武汉的营商环境,外资企业代表同样给予高度评价。沃尔玛(中国)公司事务湖北区总经理余文聪说,3家山姆店落地过程中,市、区职能部门全程护航证照办理、精准疏通供应链堵点,贯穿项目全周期的贴心服务,让企业真切体会到 “把企业事当自己事” 的温度与力度。“这种全方位支持不是阶段性的‘特殊照顾’,而是融入日常的‘常态保障’,这正是外企愿意持续加码武汉的‘定心丸’。”

市投资促进局创新打造“武小招”“武小服”IP推荐官。

今年以来,市投资促进局通过“招服一体”模式,打造“数字赋能”平台,推动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开工率提升了20%,平均落地周期缩短了11天,比去年同期快了18%。同时,建强“投资武汉”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等宣传载体,创新打造“武小招”“武小服”IP推荐官,展示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持续传递“投资武汉”最强音。

张智表示,落实国家、省部署的“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武汉将持续推动“招商与政务”深度融合,从企业经营主体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点事项出发,实现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异地事项“跨域办”、政策服务“免申办”、简易事项“智能办”,着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实现招商项目“秒推”,政务服务“秒接快办”。未来,武汉将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期待全球投资者在武汉这片沃土上投资兴业。

“我们将加快推动招商引资转型,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为武汉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贡献投促力量。”张智说。

武汉市“建设支点 当好龙头”系列形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由市委宣传部联合相关单位主办,旨在讲好武汉市牢记嘱托,弘扬“三大精神”,推动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的生动实践。本场主题报告会将于8月4日(周一)晚8时30分在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WHTV-1)播出。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