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闻》报道江岸:武汉“亿元楼”何以拔节生长?

2024-07-29 15:29   区委宣传部、湖北广播电视台  

楼宇经济,是土地集约利用的新经济形态,有利于拓宽城市发展空间,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目前,武汉市年纳税超亿元的楼宇已经超过了一百座,数量居中部第一,其中的四分之一聚集在江岸区。长江边的这片土地有着怎样的“长高密码”,一起去探究一番。

平安金融中心是湖北省第一栋年纳税达到10亿元的楼宇,这已经比全国95%的县城1年的税收还要高。为什么全武汉市一半的“十亿楼”和四分之一的“亿元楼”,都聚集在江岸区这个地方?让我们一起上楼寻找答案。

在江岸区武汉平安金融中心的企业列表上,就能看到这栋楼的“含金量”:过半企业来自银行、保险行业,超三成是世界500强企业。前不久,平安证券正式加入了这座“10亿楼”大家庭,企业最大的感慨是,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籍红宇:“很多大客户,他在咨询完保险业务的时候,可能下一层楼就能办到会计师业务,到了我们这边第六层,顺便在我们这办一些理财业务,从我们搬过来之后,至少引进了10个千万级以上的客户。”

平安不动产华中区域公司资管总监郭元:“非常注重金融企业的招引,让他们能够跟自己的邻居做生意,显现出来了集聚效应。”

《中国楼宇经济蓝皮书》显示,楼宇经济目前已步入3.0时代,从租赁业,转向现代服务业。江岸区定下了“一楼一主业、一楼一特色、一楼一品牌”的发展生态,每栋亿元楼都有自己的“产业性格”。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守谅:“是因为入驻楼宇的企业是各自行业的头部企业,位于价值链的顶端,有着更大的定价能力、产业附加值,户均纳税也很高,形成的一种‘上下楼、上下游’的产业链,共同入驻产生了1+1>2的效应。”

亿元楼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深深扎根于城市的土壤中。在江岸区武汉天地片区,滨江高楼和历史街区浑然一体,楼上产业兴,楼下人气旺。

Wework中国武汉城市负责人张子慧:“周边的配套,还是区域的经济活力,过来武汉实地考察之后,很快做了这个决定,选择这边作为武汉的一个旗舰级的运营场地。”

近期入驻“企业天地1号”大楼的Wework,总部位于纽约,是“共享办公”国际巨头。生活配套最齐全、地域风情最独特的城市片区,是它选择落子的重要考虑因素。武汉天地片区保留了9幢历史老建筑和60多株原生梧桐树,以汉口历史风貌区为肌理,打造出了新潮商业街区,成功吸引了Wework的目光。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守谅:“把历史风貌区保护好、更新好以后,这个地方呈现出来了一种非常独特的,也是非常宝贵的城市氛围,对于吸引楼宇经济,吸引这些头部企业、高端人才的入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先做配套、再建商业、最后修写字楼的规划思路,是江岸区打造楼宇经济的成功路径。

中指研究院(华中)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政:“不是追求短期的利益,一拆了之、大拆大建,有一个片区发展的长线思维,叫‘一张蓝图绘到底’,几代人不断地付出,才有了楼宇经济的繁荣发展。”

除了靠配套吸引,集中力量主动“出招”也很重要。在江岸区的另一栋“亿元楼”,一家新落户的文化传媒公司刚揭牌,就已经接下了七场活动,不少都是同一栋楼内的企业。对接这么快,得益于辖区的超前服务。江岸区车站街道在每周一次的“扫楼”摸排中,发现这家企业有投资意向,立即联动区内资源,为他们介绍客户、推介政策,全程跟进。

武汉普岚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方永晟:“我们在考虑进驻这之前,没有想到街道主动地找上门来,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源,包括我们装修、建筑垃圾的处理、会议场地的使用。”

武汉市江岸区车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浩:“‘扫楼’其实就是摸清我自己的家底,可以把我最好的政策第一时间面对面地交给他,你这边需要落户、需要注册,你的贷款,我可以全程帮你跑,不用你操心。”

推进楼宇经济发展,江岸区成立了武汉首个楼宇经济服务局,在多座楼宇拿出一整层设立招商中心、政务服务点、金融服务站,把上百项服务事项送上楼。目前,江岸已经形成了五大特色楼宇集群,亿元纳税楼达25栋,10亿元纳税楼3栋,亿元楼数量、纳税额居全国城区前列。

武汉市江岸区新村街道办事处经济发展办负责人袁畅:“以前可能需要到职能局里面去办理一些证件或者执照,现在不出工地就可以完成。”

武汉市江岸区投资促进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李小溪:“配备服务专员‘楼小二’,形成楼宇经济服务站服务专班前端服务、政府部门‘云端’审批的服务闭环,企业办事足不出楼。”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