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让“烟火气”有味更有序

©原创   2024-12-27 10:01  

今年年初,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500处早夜市规范外摆经营,让繁花似锦的都市,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现代生活的韵味。”

江岸区大智街道积极响应,结合辖区实际,精心规划打造了保成路夜市、吉庆民俗街夜市和MARK食集城市营地风情街等三大外摆经营点位。经过一系列精准施策治理举措,不仅成功激活了外摆经济的“一池春水”,更让城市在浓厚的烟火气息中焕发出勃勃生机,绽放出别样的都市魅力。

外摆经济,作为激发经济活力的新兴力量,其规范有序地发展,离不开精细化管理。大智街道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勇当外摆经济的“护航人”。

联席会议机制是连接管理部门与外摆经营点位运营方之间的桥梁纽带。在大智街道的牵线下,城管、商务、文旅、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生态环境、应急、公安等多个职能部门与外摆经营点位运营方围坐一堂,共商发展。

“这种沟通方式极大提升了我们的管理效率。”MARK食集的运营方负责人感慨道,“每次我们遇到了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答。”

针对每个外摆区域的特色,大智街道量身定制“点位管理责任书”,细化涵盖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消防安全、食品卫生、油烟噪音、巡查监管、群众投诉等多个方面,确保日常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街道还鼓励各运营方发挥创意,结合自身特点设计“自选动作”,制定个性化管理细则,进一步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

“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竞争管理机制,引导着外摆市场生态持续优化。大智街道综合执法中心人员介绍,在日常巡查管理中,采用“一次违规责令整改,两次违规撤销资格”的管理机制。这不仅提升了外摆点位的整体品质,也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外摆经营需以市场为主,自治为魂。在大智街道的促成下,三处外摆经营区均成立专业化运营管理组织,负责商业定位、招商宣传、商户管理、环境卫生、安全工作和投诉受理等工作,确保外摆经营的规范有序、整洁美观、持续发展。

根据各自不同的定位和特色,大智街道引领三处外摆区域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各具魅力的经营格局。

保成路夜市作为武汉夜市的一张名片,拥有摊位逾1000个,为2000余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和创业平台。为保持夜市整洁,提升游客体验,大智街道与运营方共同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联合江岸环卫成立专业保洁班组,确保夜市经营期间全时段保洁、全覆盖管理。同时,街道还配备了40余人的安保力量,联合执法中心执法人员时时巡查、维护秩序,让市民游客逛得舒心、店家经营安心。

MARK食集城市营地风情街,串联保成路夜市与江汉路商圈,主打“首店经济”与“网红经济”,以时尚创新引领餐饮潮流,成为新型经济孵化器。通过引进“网红贩卖车”,设置休息、饮水、避雨、遮阳、充电等便民需求的专门区域,这里让游客在舒心享受美食的同时,也为商户吸引来更多流量。

吉庆民俗街夜市则以汉派宵夜文化闻名。为擦亮“宵夜吉庆街”的金字招牌,大智街道为吉庆街夜市商户制作了样式统一的摊车,持续强化品牌效应。

经过精耕细治,大智街道吉庆街夜市和MARK食集城市营地风情街的外摆管理成功入选《武汉市占道经营管理工作导则》示范。同时,MARK食集还被评为武汉市特色美食街区,吉庆街片区更是被评为全市首批年度“最美片区”和夜间消费集聚区,成为了武汉夜经济的一张亮丽名片。

外摆经济的繁荣,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齐参共管。大智街道积极吸收自治组织、公益组织和文明单位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强大的管理合力。

街道将每周三设立为“商户排忧接待日”,依托前期设立的“商户咵天角”,形成了“听商户说事、帮商户理事、请商户评事”的“三事”工作法。城管、市场监管包保路长带领运营方接待来访商户,面对面地宣讲政策、答疑解惑、解决问题。这一举措不仅拉近了政府与商户之间的距离,还提高了商户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为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大智街道以街道为核心,以城管和市场监管为两翼,以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为支撑,创新形成“一核两翼三支撑”综合联动检查执法模式,实现了“上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步到位”的高效监管。

在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下,大智街道积极吸收2个自治组织、2个公益组织,组建3支志愿者队伍,发动5家文明单位共同参与外摆经营点位管理。以“吉庆大妈”为代表的志愿者队伍,成了吉庆街上独特的风景线。她们身穿红马甲,以良言善举影响着周边商户和居民群众,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到共同管理当中来。

现在,大智街道群众满意率高了,辖区人气旺了,商户业绩增了。慕名而来的群众在这里吃得放心、行得舒心、购得称心、玩得开心。外摆经济在精细化治理中“绣”出高颜值、“摆”出烟火气、“摆”成风景线,展现了生机勃勃的都市生活新画卷。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