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同庆,欢乐加倍
我与国旗合个影
深情告白伟大祖国
走进红色场馆
在历史回响中与革命先辈“对话”
登高望远,漫步乡野
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
化身“小厨神”,同做团圆饭
细细品味与家人相伴的温馨时光
江岸少年们度过了一个丰富充实
绚丽多彩的假期
创意合影 传递爱国情
武汉市育才可立小学组织开展“我与国旗合个影”实践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前往社区广场、公园、红色场馆等场所,与国旗拍摄创意合影,搭配敬队礼、手持爱国标语等元素,用镜头定格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这场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孩子们在假期中感受节日氛围,留下了意义非凡的成长记忆。
行走课堂 感悟精神力量
武汉市育才实验小学为各年级学生定制了弘扬三大精神主题实践活动。低年级“小红星”们化身故事倾听者与英雄小画师,走进红色场馆,聆听大别山革命故事,用彩笔勾勒英雄形象,将坚守信念的种子埋进心底。中年级“江堤小观察员”开启抗洪小调查,采访长辈、记录抗洪故事,了解社区防汛工作,在实践中领悟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将防汛意识融入日常。高年级“抗疫故事小记者”开展项目式学习,通过采访校医、调研社区,设计展板、录制视频,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深化对抗疫精神的理解。
亲子诵读 铭记历史奋发图强
江岸区青少年宫小学举办“读好书,赞祖国”“铭记历史,奋发图强”亲子诵读比赛活动。以“亲子共读”为纽带,搭建起家校共育的爱国教育平台,使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抗战历史,拉近亲子关系,推动红色基因代代传,引导学生将铭记历史的感性认知转化为奋发图强的实际行动。
知行合一 内化家国情怀
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引导学生以多样形式欢度双节:铭记历史,走访红色场馆,陪伴家人,体会融融亲情,手绘手抄报,祝福伟大祖国。学校通过“知—行—思”一体化教育,使同学们在行走中感悟初心使命,在亲情中涵养家国情怀,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实地溯源 解码英雄城市精神
武汉市育才汉口小学开展“传承精神谱系 争做时代新人”德育实践活动,围绕“三大精神”核心内涵,设计“精神解读+实地溯源+实践感悟”立体活动体系。学生们在汉口江滩的武汉防汛纪念碑前驻足凝视,在武汉抗洪博物馆内通过实物展品构建历史课堂,并通过“祖孙共忆”等活动,让精神传承更具温度。学生创作实践报告和主题手抄报,将红色教育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让抽象的精神内核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成长体验。
童眼探寻 讲述城市新故事
江岸区长春街小学以“童眼看武汉——新孩子剧团探寻城市新故事”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沉浸式城市探寻实践活动。活动围绕“红色薪火”“产业力量”“绿色家园”三大方向,鼓励学生走进城市地标,以绘画、作文、视频讲解等形式讲述武汉故事。同学们在真实场景中学习历史、感知创新、体悟生态,传承“孩子剧团”善观察、敢表达、勇担当的精神传统。
青春宣讲 赓续红色血脉
武汉市汉铁初级中学开展“红色追寻+家庭温暖”的双程之旅。他们用脚步丈量红色地标,用镜头定格家的暖意,在国与家的共鸣中,写下属于青春的双节记忆。思政小讲师们在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开展宣讲活动,查阅资料、撰写脚本,在展厅内为游客生动讲述工人运动故事,从“听故事的人”变成“讲故事的人”。这场行走的思政课让红色基因通过青春之声代代相传,书写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用脚步丈量历史,用行动传承精神,江岸学子用行走的足迹绘就了一幅家国同庆的生动画卷。江岸区将进一步创新教育形式,丰富育人载体,激励广大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让青春的力量在实践中绽放光彩。